聽黨指揮、跟黨走。一代代科學家胸懷大局、忠誠於黨,淡泊名利、潛心研究,孜孜以求,為科學事業舍身探索,為國家民族鞠躬盡瘁。廣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傳承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對科學的追求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推動中國科研事業的長足進步,在人們心中筑起矢志奉獻的豐碑。

我為祖國獻石油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甩掉“貧油國”的帽子,科學家們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一大批科學家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不計較工作上的得失,無懼條件上的艱苦,一切出發點在於服從國家和黨組織需要。

  •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圖為石油工人歡慶克拉瑪依一號井出油的場景。

  • 翁文波(1912-1994),中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新中國成立后,他組織著名專家共同編制了《中國含油遠景區劃圖》,這是中國最早系統的石油、天然氣遠景區劃圖。【詳細

  • 侯德封(1900-1980),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發展了“陸相生油理論”,提出了中國石油勘探戰略東移的思路。圖為侯德封在油砂山觀看岩心。【詳細

  • 黃汲清(1904-1995),中國著名大地構造學家。謝家榮(1898-1966),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圖為20世紀50年代,黃汲清(右三)、謝家榮(中)等在西部地區考察含油地質。

  • 劉廣志(1923-2014),中國著名探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探礦工程界的一面旗幟。圖為劉廣志院士在書房中。【詳細

  • 李慶忠(1930-),中國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始終走在石油勘探一線,兌現“我為祖國找石油”的諾言。圖為李慶忠院士。【詳細

  • 科技人員和職工向大慶進發。

  • 3萬多名部隊轉業、退伍官兵響應黨中央號召開赴大慶。

  • 全國石油系統37個廠礦、院校、科研院所,抽調1萬多名精兵強將奔赴大慶。

  • 1959年9月,鑽探人員在位於鬆遼盆地中央凹陷區發現了高台子油田,這是中國石油地質勘探工作取得的一個重大成果。因國慶10周年臨近,人們將油田命名為“大慶油田”。

  • 1959年9月26日,鬆基3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大慶油田的誕生。在黨中央支持下,全國各地石油職工和3萬多名解放軍轉業官兵及大專院校學生,齊集大慶。圖為鬆基3井噴出工業油流時的情景。

  • 田在藝(1919-2015),中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石油勘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0年,田在藝奉調參加大慶石油會戰。圖為田在藝重返大慶油田留影。【詳細

  • 王啟民(1937-),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各個時期,王啟民始終奉獻在石油科研一線。圖為王啟民(右二)與同事們。【詳細

  • 閔恩澤(1924-2016),中國著名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陸婉珍(1924-2015),中國著名分析化學與石油化學家。圖為閔恩澤、陸婉珍夫婦合影。


為國願做“西遷人”

20世紀50年代,為了國防與經濟建設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沿海地區一些高等學校的專業、系遷至內地組建新校,以逐步地解決沿海和內地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近28家東部沿海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先后遷至西安,為國家建設、西部發展貢獻力量,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 圖為交通大學舊址。

  • 建國初期,交大學子們響應祖國號召,踴躍參軍參干,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設國家。圖為交通大學服從統一分配的畢業生們。

  • 1955年4月初,黨中央作出交通大學遷校西安的決定。圖為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呈報國務院《關於沿海城市高等學校1955年基本建設任務處理方案的報告》。

  • 1955年7月21日高等教育部下發《關於交通大學內遷西安的通知》

  • 彭康(1901-1968,圖中左四),中國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革命家。1953年1月,彭康擔任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是交大西遷的卓越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詳細

  • 西遷工作的推進迅速有力。1955年10月26日,新校舍開工興建,來自全國的8支施工隊先后開進這片皇家園林舊址。圖為建校與搬遷並進場景。

  • 交大師生在離別上海前,在上海火車站的場景。

  • 交大師生在簡陋的草棚大禮堂裡開會。

  • 鐘兆琳(1901-1990),中國著名電機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圖為鐘兆琳(右二)指導青年教師。【詳細

  • 陳大燮(1903-1978),中國熱力工程學界先驅。作為遷校帶頭人之一的陳大燮,旗幟鮮明擁護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圖為陳大燮(左二)指導青年教師備課。 【詳細

  • 沈尚賢(1909-1993),中國自動控制與電子工程領域的奠基者。1958年,舉家隨交大西遷西安。圖為沈尚賢(前排右一)全家合影。【詳細

  • 陳學俊(1919-2017),中國熱能動力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7年,38歲的陳學俊乘坐第一批載有交大基礎課教師的專列來到西安。圖為陳學俊(左)指導青年教師。【詳細

  • 1978年,交大的教授們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 交大圖書館一角,“向科學現代化進軍”是時代的最強音。

  • 2015年,經歷20世紀五十年代交通大學西遷的部分師生行走在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


青春無悔“大三線”

1964年起,為應對國際形勢的需要,黨中央從戰略的高度決策,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實行了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俗稱“三線建設”。“三線建設”橫貫3個“五年計劃”,是改變中國生產力布局、加強戰備的一次由東向西轉移的戰略大調整。

  • 20世紀60年代中期,從備戰的需要出發,中共中央決定在“大三線”(西南、西北)地區建立起包括能源、制造、軍工等各方面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圖為賀龍在四川攀枝花基地視察。

  • 為使三線建設能盡快形成生產能力,國家對一、二線經濟建設採取“停、縮、搬、分、幫”等項措施。圖為三線建設者們正在開鑿隧道。

  • 一線遷到三線的項目統計表(1965年)

  • 郭增建(1930-2017),中國著名地球物理和地震學家。圖為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郭增建(左一)為“三線建設”考察鏡鐵山時的照片。【詳細

  • 周培源(1902-1993),中國著名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培源作為北大工程建設和規劃的主要負責人常駐漢中。圖為1980年3月周培源在中國科協二大上作報告。【詳細

  • 吳佑壽(1925-2015),中國杰出的電子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69年清華大學無線電系遷往三線,組建綿陽分校。他和朱雪龍在綿陽分校完成了“二次群數字微波通訊系統”。【詳細

  • 周傳典(1920-2017),中國著名冶煉專家,為攀枝花的開發,為中國冶煉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圖為20世紀50年代周傳典(右二)和煉鐵工人用燒結礦煉低矽鐵成功時的情形。【詳細

  • 圖為交通部第二鐵路工程局工人在劈山開路。

  • 為建設四川攀枝花鋼鐵基地,在成昆鐵路尚未修通的情況下,幾萬名建設者在人煙稀少和山嶺陡峭的金沙江兩岸展開會戰。圖為來自祖國各地的建設者們在平整土地。

  • 1970年7月1日,攀枝花鋼鐵出鐵。圖為攀鋼一號高爐煉出第一爐鐵水。

  • 地勘公司一四二隊“三八”女子鑽機組連續奮戰三年,為開發煤田做出了特殊貢獻。圖為1965年4月六枝礦區醫院基建施工現場。

  • 1970年4月24日,在“奪煤保鋼”大會戰中,六盤水礦區落實了周恩來總理“要以大局為重、以三線建設為重、保証攀枝花出鐵”的重要指示。圖為六盤水礦區第一列滿載洗精煤的貨運列車。


眾志成城戰疫情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國,這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同疫情的殊死較量中,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身先士卒、無聲行動,不斷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共同鑄就“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鐘南山(1936-),中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圖為鐘南山(中)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批戰"疫"一線火線發展黨員的儀式上領誓。【詳細

  • 陳薇(1966-),中國著名生物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圖為陳薇(右)在搭建的負壓帳篷實驗室檢查血清分離。【詳細

  • 張定宇(1963-),現任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圖為張定宇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綜合病區樓聯系、協調工作。【詳細

  • 張伯禮(1948-),中醫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在他的指導下,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圖為張伯禮院士在江夏方艙醫院介紹情況。【詳細

  • 李蘭娟(1947-),中國著名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李蘭娟院士身體力行戰斗在抗疫救護一線。【詳細

  • 2020年1月30日,武漢病毒研究所支援黃岡,根據已經返回黃岡的科技人員情況,在當地臨時組建黃岡應急檢測小分隊。圖為小分隊成員在黃岡疾控中心合影。

  • 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之日,武漢病毒所P3實驗室也迎來百天戰疫。圖為科研攻關人員留影。

  • 2020年6月23日,北京首座氣膜版“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運行。圖為工作人員在氣膜艙內處理樣本。

  • 在這場同疫情的殊死較量中,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不斷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共同鑄就“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醫務人員在採集咽拭子標本。

  • 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科研人員研制靜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產品。

  • 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科研人員研制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工作人員李智,不僅在疫情期間堅定逆行,成為一名社區志願者,還主動報名,成為第一批重組新冠疫苗人體注射志願者。2020年3月24日,李智的左右臂分別注射新冠疫苗。


返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