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胸懷祖國、情系人民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匯聚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以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情懷,書寫了一段段彪炳史冊的人生篇章。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鋪路人,是實現新時代偉大中國夢的筑夢人,是“國家的財富、時代的楷模、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

肩負歷史重任

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高舉“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旗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近代中國科學的誕生掃除了封建迷信障礙。1921年7月,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並深刻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團結帶領中國科技界分子,在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戰火硝煙中休戚與共、奮力推進革命事業,為新中國積累了一批奠定中國科學事業發展的元老級科學家。

  • 任鴻雋發表在《新青年》第6卷第3號上的《何為科學家?》

  • 《青年雜志》第一卷第三號刊載的由劉叔雅譯自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近世思想中之科學精神》一文。文章介紹了自然科學的新進展,著力傳播了近代科學思想。

  •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綱》,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圖為中共一大會址。

  • 李強(1905-1996),無線電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3年入讀上海東華大學土木科,1928年受中共中央委托研制無線電收發報機,次年研制出中國共產黨第一批無線電收發報機。【詳細

  • 紅色中華通訊社使用過的發報機(復制件)。

  • 土地革命時期,蘇區政府著手對軍工、醫療、農業等技術展開研究,初創了革命根據地的科技事業。1932年1月13日,《紅色中華》刊載了由項英撰寫的社論——《大家起來做防疫的衛生運動》。

  • 劉鼎(1902-1986,圖中左二),著名軍工與機械工業專家、中國共產黨軍事工業的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的"軍工泰斗"。組織領導制造了35毫米小迫擊炮和迫擊炮彈,是中國自制較早的火炮。【詳細

  • 革命聖地延安,抗戰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后方。一切為著抗戰,一切服務於抗戰,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根據地科技工作者的中心任務。圖為延安。

  • 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組織高等理工科教育的先河。圖為延安自然科學院舊址。

  • 1940年2月5日,毛澤東、吳玉章等人發起陝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圖為陝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宣言。

  • 反對封建的倒退的一切反科學反進步的現象,反對妥協投降的思想和活動,堅持長期抗戰......以增強抗戰力量,為完成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奮斗。——陝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宣言

  •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甘寧邊區為了提高民眾的科學意識,發出了“提倡科學知識”的號召。圖為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報》刊發的社論《提倡自然科學》。

  • 青年知識分子響應黨的號召,“到延安去”成為流行趨勢,成千上萬的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大潮,為黨的建設和民族解放事業提供強大助力。圖為各地愛國知識青年奔赴延安。

  • 抗戰時期部分八路軍辦事處和相關單位介紹奔赴延安的知識青年人數統計表(1938年5-8月)

  • 高士其(1905-1988),中國科普事業先驅和奠基人,第一個投奔延安參加革命的留美科學家。1938年2月6日,與20多位科技工作者發起邊區第一個科學技術團體——邊區國防科學社。【詳細

  • 沈鴻(1906-1998),中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延安茶坊兵工廠總工程師,榮獲陝甘寧邊區特等勞模稱號。圖為沈鴻(中)在延安留影。【詳細

  • 彭士祿(1925-2021),中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資深院士。先后在延安青年干部學校、延安自然科學院學習,1951年被選派留學蘇聯,1958年回國。【詳細

  • 羅沛霖(1913-2011),中國著名電子學與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38年3月,進入中央軍委第三局,參與創建了邊區第一個通信器材廠。圖為羅沛霖青年時期。【詳細

  • 在冀中抗日根據地活躍著一批被聶榮臻稱為“邊區科學家”的平津大學師生,他們為根據地研制炸藥、制造地雷。圖為投身根據地軍工生產的輔仁大學教師張珍。【詳細

  • 圖為清華大學教師熊大縝。【詳細

  • 圖為為根據地秘密輸送人才、籌集軍工物資的清華大學教師葉企孫。【詳細

  • 圖為北平中國大學教師汪德熙。【詳細

  • 1948年8月6日,《東北日報》刊載的文章指出:“我們對於一切技術人員……都應給以工作,並在生活上給以必要的和可能的優待,使他們發揚專長,為人民服務。”

  • 1949年6月19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圖為大會籌備委員會選出的政協代表合影。

  • 1950年8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兩個組織。

  • 1958年9月,經中央批准,全國科聯、全國科普兩個組織聯合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合並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協會,李四光任主席。圖為中國科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合影。

  • 1949年春,黨中央決定成立“人民所有的科學院”。同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學術領導體制。圖為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會場。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國工作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成立,朱光亞任院長。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圖為中國工程院成立大會。


響應祖國召喚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待興、百廢待舉。黨中央向海外留學生發出了“祖國需要你們”的號召,表達了對中國海外人才的渴望和尊重。在黨中央的感召、進步團體的推動和愛國情懷的感染下,海外學子紛紛回國,掀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規模盛大的歸國潮,為中國教育、國防、科技及外交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我愛我的祖國
  • 1949年12月,辦理留學生回國事務委員會成立。同年12月18日,周恩來總理代表黨中央邀請海外留學生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圖為《人民日報》對該委員會的簡介。

  • 朱光亞(1924-2011),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學院資深院士。1949年年底,他組織起草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呼吁留美中國學生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詳細

  • 1950年3月,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寄給留美科協發起人之一丁忄敬的信,希望留美科協動員留學生們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圖為1950年留美科協在芝加哥召開年會時各區會員代表合影。

  • 1950年8月31日,載有128位歸國留美學者的“威爾遜總統號”輪船自美國舊金山啟程駛往中國,這條船是載有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一條船。圖為128位歸國留學生在船上的合影。

  • 錢學森(1911-2009),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新中國成立后,他放棄在美國的一切,義無反顧地回國。圖為錢學森一家。【詳細

  • 錢學森被扣留期間,中國政府與美國外交部不斷進行交涉,海內外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營救。圖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發表的宣言。

  • 1950年8月,美國海關和聯邦調查局人員搜檢錢學森的托運行李。

  • 1955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圖為錢學森一家在回國輪船甲板上。

  • 1950年,沈善炯(1917-2021,中國著名微生物生物化學家)、羅時鈞(1923-,中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趙忠堯(1902-1998,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歷經波折回國。

  • 王承書(1912-1994),核物理學家,氣體動力學和鈾同位素分離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歷經7年的周折,於1956年回到祖國。圖為王承書和青年科技人員一起研究原子理論問題。【詳細

  • 謝家麟(1920-2016),中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51年回國遇阻,幾經輾轉1955年回國。圖為謝家麟(中)第一次回國。【詳細

  • 華羅庚(1910-1985),中國著名數學家、應用數學家、計算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圖為工作中的華羅庚。【詳細

  • 應崇福(1918-2011),中國著名超聲學家、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超聲學研究奠基人。圖為1955年應崇福回國途中留影。【詳細


做隱姓埋名人

夢想因拼搏而偉大,歷史因奮斗而不朽。面對黨和國家提出的科研任務,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他們隱姓埋名、無怨無悔,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甚至是鮮活的生命,他們以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將有限的人生投諸於為祖國科技發展的無限奮斗之中。

“兩彈一星”壯國威
  • 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出於戰備考慮,1956年,在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上,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全國掀起學科學、用科學的高潮。圖為向科學進軍宣傳畫。

  • 1956年,黨中央主持制定了新中國第一個中長期科技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圖為中共中央領導人接見參加擬制全國長期科學規劃工作的科學家合影。

  • 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做出了“發展導彈、核彈、人造地球衛星,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10月,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圖為二機部第九研究所舊址。

  • 1956年1月16日,國務院總理陳毅親筆簽署批復了中國科學院關於成立力學研究所的報告。隨后,中科院發文任命錢學森為力學研究所所長。圖為錢學森院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授課。

  • 鄧稼先(1924-1986),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圖為鄧稼先一家。【詳細

  • 為了不辜負國家的重托,鄧稼先帶著團隊夜以繼日地不停工作,多次戰斗在試驗場最前沿。圖為1979年,鄧稼先(左)與趙敬璞(右)在新疆核試驗基地的戈壁灘上。

  •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並兼任一分院(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圖為1962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留影。

  • 王淦昌(1907-1998,圖中左一),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961年受命秘密參加原子彈研制工作。【詳細

  • 程開甲(1918-2018),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詳細

  •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后場區集體照(前排左起:王汝芝、張蘊鈺、程開甲、郭永懷、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亞、張愛萍、劉西堯、李覺、吳際霖、陳能寬、鄧稼先)。

  • 陳能寬(1923-2016),中國著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核武器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圖為1949年陳能寬(左二)一家與友人合影。【詳細

  •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圖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照片。

  • 於敏(1926-2019),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共和國勛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詳細

  •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次試驗是中國繼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發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標志著中國核武器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圖為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畫面。

  • 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偉大號召。圖為印有“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宣傳畫。

  • 1958年5月,中國第一個衛星小組"581"成立,錢學森擔任組長。圖為1959年"581"組在西苑飯店舉辦成立一周年紀念(右起為郁文、錢驥、趙九章、杜潤生、廖冰、衛一清)。

  • 王希季(1921-),中國著名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圖為2003年2月12日,王希季(右)在探測一號衛星震動試驗現場。 【詳細

  •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准確送入預定軌道。圖為東方紅一號裝配和測試現場。


返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