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汇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情怀,书写了一段段彪炳史册的人生篇章。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铺路人,是实现新时代伟大中国梦的筑梦人,是“国家的财富、时代的楷模、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肩负历史重任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近代中国科学的诞生扫除了封建迷信障碍。1921年7月,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深刻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带领中国科技界分子,在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战火硝烟中休戚与共、奋力推进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积累了一批奠定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元老级科学家。

  • 任鸿隽发表在《新青年》第6卷第3号上的《何为科学家?》

  •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三号刊载的由刘叔雅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一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的新进展,着力传播了近代科学思想。

  •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图为中共一大会址。

  • 李强(1905-1996),无线电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3年入读上海东华大学土木科,1928年受中共中央委托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次年研制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无线电收发报机。【详细

  • 红色中华通讯社使用过的发报机(复制件)。

  •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政府着手对军工、医疗、农业等技术展开研究,初创了革命根据地的科技事业。1932年1月13日,《红色中华》刊载了由项英撰写的社论——《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

  • 刘鼎(1902-1986,图中左二),著名军工与机械工业专家、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军工泰斗"。组织领导制造了35毫米小迫击炮和迫击炮弹,是中国自制较早的火炮。【详细

  • 革命圣地延安,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一切为着抗战,一切服务于抗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科技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图为延安。

  •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高等理工科教育的先河。图为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

  • 1940年2月5日,毛泽东、吴玉章等人发起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图为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

  • 反对封建的倒退的一切反科学反进步的现象,反对妥协投降的思想和活动,坚持长期抗战......以增强抗战力量,为完成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为了提高民众的科学意识,发出了“提倡科学知识”的号召。图为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刊发的社论《提倡自然科学》。

  • 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延安去”成为流行趋势,成千上万的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大潮,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事业提供强大助力。图为各地爱国知识青年奔赴延安。

  • 抗战时期部分八路军办事处和相关单位介绍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人数统计表(1938年5-8月)

  • 高士其(1905-1988),中国科普事业先驱和奠基人,第一个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留美科学家。1938年2月6日,与20多位科技工作者发起边区第一个科学技术团体——边区国防科学社。【详细

  • 沈鸿(1906-1998),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延安茶坊兵工厂总工程师,荣获陕甘宁边区特等劳模称号。图为沈鸿(中)在延安留影。【详细

  • 彭士禄(1925-2021),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资深院士。先后在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1951年被选派留学苏联,1958年回国。【详细

  • 罗沛霖(1913-2011),中国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3月,进入中央军委第三局,参与创建了边区第一个通信器材厂。图为罗沛霖青年时期。【详细

  • 在冀中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批被聂荣臻称为“边区科学家”的平津大学师生,他们为根据地研制炸药、制造地雷。图为投身根据地军工生产的辅仁大学教师张珍。【详细

  • 图为清华大学教师熊大缜。【详细

  • 图为为根据地秘密输送人才、筹集军工物资的清华大学教师叶企孙。【详细

  • 图为北平中国大学教师汪德熙。【详细

  • 1948年8月6日,《东北日报》刊载的文章指出:“我们对于一切技术人员……都应给以工作,并在生活上给以必要的和可能的优待,使他们发扬专长,为人民服务。”

  • 1949年6月19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图为大会筹备委员会选出的政协代表合影。

  • 1950年8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两个组织。

  • 1958年9月,经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两个组织联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合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李四光任主席。图为中国科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合影。

  • 1949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人民所有的科学院”。同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学术领导体制。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会场。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任院长。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图为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


响应祖国召唤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党中央向海外留学生发出了“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表达了对中国海外人才的渴望和尊重。在党中央的感召、进步团体的推动和爱国情怀的感染下,海外学子纷纷回国,掀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规模盛大的归国潮,为中国教育、国防、科技及外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爱我的祖国
  • 1949年12月,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成立。同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图为《人民日报》对该委员会的简介。

  • 朱光亚(1924-2011),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资深院士。1949年年底,他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留美中国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详细

  • 1950年3月,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寄给留美科协发起人之一丁忄敬的信,希望留美科协动员留学生们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图为1950年留美科协在芝加哥召开年会时各区会员代表合影。

  • 1950年8月31日,载有128位归国留美学者的“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自美国旧金山启程驶往中国,这条船是载有中国留学生最多的一条船。图为128位归国留学生在船上的合影。

  • 钱学森(1911-2009),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义无反顾地回国。图为钱学森一家。【详细

  • 钱学森被扣留期间,中国政府与美国外交部不断进行交涉,海内外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营救。图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发表的宣言。

  • 1950年8月,美国海关和联邦调查局人员搜检钱学森的托运行李。

  • 1955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图为钱学森一家在回国轮船甲板上。

  • 1950年,沈善炯(1917-2021,中国著名微生物生物化学家)、罗时钧(1923-,中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赵忠尧(1902-1998,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历经波折回国。

  • 王承书(1912-1994),核物理学家,气体动力学和铀同位素分离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经7年的周折,于1956年回到祖国。图为王承书和青年科技人员一起研究原子理论问题。【详细

  • 谢家麟(1920-2016),中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51年回国遇阻,几经辗转1955年回国。图为谢家麟(中)第一次回国。【详细

  • 华罗庚(1910-1985),中国著名数学家、应用数学家、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图为工作中的华罗庚。【详细

  • 应崇福(1918-2011),中国著名超声学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超声学研究奠基人。图为1955年应崇福回国途中留影。【详细


做隐姓埋名人

梦想因拼搏而伟大,历史因奋斗而不朽。面对党和国家提出的科研任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他们隐姓埋名、无怨无悔,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甚至是鲜活的生命,他们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将有限的人生投诸于为祖国科技发展的无限奋斗之中。

“两弹一星”壮国威
  •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出于战备考虑,1956年,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全国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图为向科学进军宣传画。

  • 1956年,党中央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图为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参加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的科学家合影。

  •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做出了“发展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0月,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图为二机部第九研究所旧址。

  • 1956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陈毅亲笔签署批复了中国科学院关于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报告。随后,中科院发文任命钱学森为力学研究所所长。图为钱学森院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课。

  • 邓稼先(1924-1986),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图为邓稼先一家。【详细

  • 为了不辜负国家的重托,邓稼先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地不停工作,多次战斗在试验场最前沿。图为1979年,邓稼先(左)与赵敬璞(右)在新疆核试验基地的戈壁滩上。

  •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并兼任一分院(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图为1962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留影。

  • 王淦昌(1907-1998,图中左一),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61年受命秘密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详细

  • 程开甲(1918-2018),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详细

  •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场区集体照(前排左起:王汝芝、张蕴钰、程开甲、郭永怀、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亚、张爱萍、刘西尧、李觉、吴际霖、陈能宽、邓稼先)。

  • 陈能宽(1923-2016),中国著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核武器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图为1949年陈能宽(左二)一家与友人合影。【详细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照片。

  • 于敏(1926-2019),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详细

  •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图为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画面。

  •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图为印有“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宣传画。

  • 1958年5月,中国第一个卫星小组"581"成立,钱学森担任组长。图为1959年"581"组在西苑饭店举办成立一周年纪念(右起为郁文、钱骥、赵九章、杜润生、廖冰、卫一清)。

  • 王希季(1921-),中国著名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图为2003年2月12日,王希季(右)在探测一号卫星震动试验现场。 【详细

  •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图为东方红一号装配和测试现场。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