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中國“吃出來的健康”系列特別策劃
常見春季野菜十大疑問,看看你有沒有!

春光明媚,萬物復蘇,很多有著“野菜情結”的老年人開始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有的甚至自己去野外挖野菜。不過,關於常見野菜中的學問,很多人還是有疑問的,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
1. 蕨菜
蕨菜致癌是真的嗎?可能性極小
屬2B級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蕨菜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蕨菜中含有一種叫原蕨苷的可致癌物質。原蕨苷經過水解后會產生二烯酮類化合物,是一種較強致癌性物質。但癌症的發生除遺傳因素外,還有多種因素長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劑量、頻率、環境、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等。而蕨菜的食用量一般較小,頻率也較低,所以“蕨菜致癌”說法很夸張。
食用蕨菜時應注意:
首先, 食用前反復清洗,因蕨菜中的有害物質屬於水溶性化合物。
其次, 焯水是減少原蕨苷等物質的最有效方式。
再次, 勿長期大量食用(事實上可能性很小)。
2. 香椿
香椿吃多了會亞硝酸鹽中毒嗎?吃對了不會中毒
香椿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確實很高,比一般蔬菜亞硝酸鹽含量都要高,甚至比火腿和肉罐頭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還要高,但吃對了就沒事。
怎樣吃香椿?
首先,吃之前一定要焯水,焯水2分鐘左右可以去除絕大部分亞硝酸鹽。
其次,選購鮮嫩的香椿,香椿發芽初期的亞硝酸鹽含量較低。
香椿的特殊香味是什麼?
很多植物化學物的匯總,香椿的香味來源主要是萜類、倍半萜類等物質,這類物質的氣味就像是酯香、花香、水果香、草藥香等味道的混合,另外香椿中含有的石竹烯就有一種柑橘、樟腦和丁香的混合香氣。
香椿的特殊鮮味是什麼原因?
香椿中含有較多的谷氨酸,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是味精等調味品的主要呈味成分,因此可作為風味增強劑用於增強飲料和食品的味道,對動物性食品也有保鮮作用。香椿中的谷氨酸搭配雞蛋中的核苷酸,兩者混合可產生味覺增益效應,所以香椿炒蛋總是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鮮味。
3. 薺菜
紫色薺菜和綠色薺菜有什麼區別?
首先,外形的區別。
紫色薺菜一般為野生薺菜,葉片比較瘦小,鋸齒狀很明顯,葉子背面的絨毛也比較明顯。
綠色薺菜一般為人工種植, 葉片明顯寬大肥厚,葉子背面的絨毛並不是很明顯。
其次,味道的區別。
無論是從口感上還是味道上來說,紫色薺菜均更勝一籌。薺菜的香味更濃,吃起來更香,而綠色薺菜稍遜一點。但紫色薺菜焯水后顏色就會變成油亮碧綠的顏色。所以我們如果是自己挖薺菜,首選紫色的薺菜來挖。
再次,營養的區別。
兩者所含的營養素區別不大。
薺菜與其它大部分葉菜類蔬菜相同,能量低,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低,但薺菜中的胡蘿卜素與鈣的含量相對較高。《中國食物成分表》顯示,每100克薺菜中含胡蘿卜素2.59mg,鈣294mg,比其它瓜菜類蔬菜高出很多。
食用薺菜時應注意什麼?
首先,焯水。
薺菜不僅營養豐富,也含有草酸,如果食用過多的話,會影響鈣的吸收,所以在烹飪前最好先焯水。
其次,開花的薺菜不要吃。
一旦薺菜長高開花了,其中的纖維便會更多,口感因此也會變硬變柴,失去原本的鮮嫩。另外隨著薺菜越老,內部的草酸含量相對來說也會增加。
4. 蒲公英
蒲公英抗癌嗎?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草本植物,既可以作為日常食物,又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但並沒有確切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癌作用。
蒲公英能治療結節嗎?
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癰等功效,所以蒲公英有一定的消散作用,但由於中藥一般治療周期較長,常作為輔助治療,因此僅靠蒲公英治療結節是不可取的。
食用蒲公英時應注意些什麼?
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寒,胃腸道功能脆弱者應忌食或少食。
本文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吳萍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