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科學出行

最新內容

高景一號衛星傳回高清新圖 城市細節清晰可辨

  高景一號衛星拍攝的西安市鐘樓,樓頂房屋棱線分明,道路上車輛行駛方向可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詳細】

科普中國·“兩會記者加油包”為兩會媒體助力

  2017年全國兩會報道接近尾聲,作為媒體大戰的必爭之地,各路媒體使出渾身解數,利用先進的影像技術【詳細】

美國科研團隊首次造出物質新形態 “時間晶體”不再是科幻

  圖為《自然》雜志封面的“時間晶體”示意圖 對多數人而言,提到晶體就會聯想到鑽石等各種寶石,以及石【詳細】

歐亞經濟聯盟將於2019年建立統一地球遙感衛星網

  新華社符拉迪沃斯托克3月14日電 據俄羅斯塔斯社14日報道,歐亞經濟聯盟將於2019年建立統一的【詳細】

委員們述說:我的航天故事

  兩彈一星元勛孫家棟委員 “長三甲”總設計師姜杰委員 遙感技術專家董勝波委員 【詳細】

“蛟龍”號測得西北印度洋熱液噴口流體最高溫度275℃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當地時間3月11日在西北印度洋開展了中國大洋38航次【詳細】

“蛟龍”號首次完整剖面調查西北印度洋新生火山脊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當地時間3月9日在西北印度洋開展了中國大洋38航次第【詳細】

新舟60遙感飛機在西安閻良成功首飛

  新華社西安3月12日電 日前,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共同研制的新舟60遙感飛機在西安【詳細】

兩會聲音:“核安全”需要科學界定

  對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恐核、反核的聲音,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委員從另一個維度做了分析。他認【詳細】

“蛟龍”號的“兄弟”今年將出海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正在西北印度洋調查區域頻頻深潛、屢有斬獲,“蛟龍”號【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