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

科普中國傳播矩陣

首頁 科普動態 見証科技之路 科技·新知 前沿科技 科學辟謠 生活健康 智慧文旅 精彩視頻

攻關,讓機器人像人

        今年的一次實驗,讓實驗室所有人都屏息凝視:當玻璃瓶被仿生雙臂機器人穩穩放置在醫藥光譜檢測儀上時,團隊成員長舒了一口氣。仿生雙臂機器人首次自主完成樣本轉移,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卻要求它像人一樣感知、推理、執行。

1/10

精彩視頻

特別策劃

11月是全國消防宣傳月,科普中國聯合中國消防協會聚焦秋冬火災高發期,通過“五字訣”科普宣傳行動,推動全民掌握消防安全核心技能,提升“人人學消防、人人懂自救”的社會意識。下面就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來了解吧!

了解詳情

1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成人健康體檢項目推薦指引(2025年版)》,給大家的體檢劃了重點,18歲以上都適用,但入職體檢、婚檢這些專項檢查不算在內。核心分三大塊,一篇說清。

了解詳情

老年人是病毒感染后引發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需高度警惕。第十七個世界肺炎日之際,特邀北京老年醫院呼吸科副主任吳海玲,帶我們共同聚焦老年肺炎,學習如何識別、預防與照護,為父母的健康,多一份堅實的守護。

了解詳情

隨著氣溫驟降,家家戶戶的取暖設備開始頻繁運轉,加上空氣干燥、易燃可燃物堆積,火災隱患激增。冬季火災隱患具有隱蔽性,如線路老化、取暖設備違規操作等,僅靠日常巡查難以發現。安全員巡查是冬季防火的“第一道防線”,能主動發現並消除隱患,有效降低火災發生概率,是保障人員與財產安全的關鍵環節。

了解詳情

如今,6G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正帶著無限的潛力與可能,向我們大步走來。6G究竟有多強?它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又會對哪些領域進行賦能?讓我們一同揭開6G的神秘面紗。

了解詳情

隨著各地供暖季陸續到來,各種取暖設備紛紛“上崗”,為我們帶來融融暖意。然而,溫暖背后也可能隱藏著安全隱患,每年因取暖不當引發的火災、觸電、中毒事故屢見不鮮。如何安心享受冬日溫暖?這份“取暖設備安全使用指南”請務必收好!讓我們一起度過一個溫暖又安全的冬天。

了解詳情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10月31日23時44分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二十一號,中國航天員一次次出征,承載著國人的驕傲。其實,神舟飛船的乘客名單裡,不隻有人類航天員,還有許多的“動物航天員”。作為科學實驗的“主角,這些“動物航天員”悄悄見証著星辰大海的浪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翻開這份獨特的“太空乘客”名單,了解那些隨神舟飛船被選派入駐“天宮”的神奇動物吧。

了解詳情

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暴飲暴食等行為會使熱量攝入超標。而多余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從而造成肥胖。不過,這個過程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今天,就來為你揭開長胖的真相。

了解詳情

初冬正是流感的“爆發啟動期”,北方地區由於氣溫已進入斷崖式下跌模式,早晚溫差超過10℃,加上換季時人們穿衣節奏難適應、室內通風不足等因素,流感病毒正加速擴散,我們要認清早發信號,做好科學防護。

了解詳情

一經發現就是晚期、癌症已“熬”成慢性病、癌症發生與飲食相關……互聯網上,癌症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提起“癌症”二字,不少人都會心生恐懼,“偏方治癌”'“發物致癌”等謠言更是此起彼伏。面對這些誤區和焦慮,究竟該如何科學認識癌症?又有哪些可靠的防治手段?本期院士科普,我們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進行解讀。

了解詳情

科普動態

4 11月

中國科協啟動博士生專項培育計劃

2025年中國科協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近日啟動,覆蓋范圍由高校擴展到所有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和科學研究機構。

中國科協
1 9月

黑龍江省全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活動啟動

本次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選題以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為主線,涵蓋重點領域相關知識。

地方科協
3 10月

首個全國科普月已組織各類活動50余萬場

300余萬名科技工作者投身全國科普月,數百位院士發揮引領作用,全國科普月在全社會掀起廣覆蓋、高質量的科普熱潮。

中國科協
1 9月

山西省公眾科學素質網絡知識競賽啟動

大賽內容涵蓋科學生產、文明生活、科學家精神弘揚和前沿科技、信息技術、生態環境、防災減災、衛生健康、食品安全、《科普法》宣貫等重點領域相關知識。

地方科協

品牌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