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

科普中國傳播矩陣

首頁 科普動態 見証科技之路 前沿科技 科學辟謠 生活健康 智慧文旅 精彩視頻

嫦娥六號月球研究成果上新!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7月9日,中國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最新研究成果。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

1/10

精彩視頻

特別策劃

近期,多地迎來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甚至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同時由於濕度大,體感更加問熱。面對“烤驗’,了解如何應對高溫、做好防暑措施至關重要本期長圖,一起了解高溫預警信號及相關防暑知識。

了解詳情

皮膚突然白一塊是白癜風、得了白癜風會傳染給他人、患者多晒太陽能晒好、得了不治也沒事.………..很多人對白癜風的認知存在誤解,真相究竟如何?一起來了解。

了解詳情

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明顯低碳”概念亦深入人心。“低碳”一詞看似是近些年來才進入我們的視野,但其理念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中早已有所體現。早在千百年前,我國的古人便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出一系列有效、節能、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些看似朴素的技術背后,蘊含著令人驚嘆的生態智慧和低碳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探尋那些中國古代的“低碳智慧”。

了解詳情

5G-A(5G-Advanced,又稱5.5G)是5G技術的升級版,它不僅繼承了5G的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性,還新增了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黑科技,堪稱“5G Pro Max”。

了解詳情

天然調色師——綠肥植物,覆蓋著廣袤的田野,為土地注入生機與色彩。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態系統之一,擁有最高的生態價值和復雜性。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綠肥植物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讓我們在世界土地日,走近這些綠色守護者,傾聽它們對自然的低語。

了解詳情

森林,這片覆蓋了地球31%陸地面積的“綠色海洋"對於淨化城市空間、維持生態平衡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在多種森林形態中,雨林更是奇幻而神秘的存在——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態系統,同時也是抵抗力穩定性最高、最具生態復雜性的森林群落。6月22日是世界雨林日,讓我們一同走近這片綠色地帶,聆聽自然的密語。

了解詳情

提起荒漠化,人們腦海裡普遍會出現黃沙漫漫、土地干涸、荒灘戈壁等干旱、炙熱的場景,這是多數人對荒漠化的直觀印象。

了解詳情

今年的台風季大幕正式拉開,目前第1號台風“蝴蝶”已生成,預計近日以強熱帶風暴級到台風級強度兩次登陸我國東南沿海地區。1號台風和初台風是一回事兒嗎?台風“蝴蝶”是土生土長的“國產台風”?今年的台風為啥來得這麼晚?台風來了該如何應對?一起來了解。

了解詳情

獻血是一項重要的公益活動,它不僅是在傳遞溫暖和愛心,還能夠為亟需幫助的人提供希望和生機。然而關於獻血的一些疑問卻常常困擾著許多人,本期長圖,一起來更科學地了解獻血。

了解詳情

對於獻血,不少人存在一些困惑和誤解。明天是世界獻血日,一起了解獻血常識,消除認識誤區,共同為生命加油!

了解詳情

科普動態

9 7月

中國科協頒布新規整治不良風氣

《規定》重點整治科技社團在舉辦會議、論壇、培訓、展覽、評比、表彰等活動中的不良風氣。

中國科協
1 7月

2025福建全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啟動

本次競賽設計開發了適合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五大重點人群的科普題庫。

地方科協
30 5月

中國科協:2025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將推出六大板塊數千項活動

今年將聚焦弘揚科學家精神等核心內容。

中國科協
16 6月

“科學教育校園行”活動啟動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沉浸式體驗,激發新疆中小學生的科學興趣,夯實科學教育基礎。

地方科協

品牌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