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科學出行

最新內容

長江流域環境承載力嚴重下降 淺灘濕地大量“消失”

  在20日舉行的環境保護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說,整個長江流域的環境承載力【詳細】

國產衛星高景一號傳高清圖:可看到鳥巢內滑雪場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新媒體專電 我國首顆0.5米級商業遙感衛星高景一號01組衛星近日傳回一組高清【詳細】

器官冷凍長期保存或成現實

  “我們研發了一種給冷凍組織快速加溫的獨特技術,它不會損害組織細胞的活性。”明尼蘇達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和【詳細】

在哪條車道上開車 北斗衛星都能“看得見”

  開車常用導航的都知道,現在我們用的GPS導航,導航儀能分辨出你所在的道路,但是由於精度所限,車是在主【詳細】

“夸父追日”:美航天器將於2018年“出征”太陽

  “太陽探測器+”將於2018年“出征”太陽,收集太陽活動的最新數據,幫助人們預測會影響地球生命的【詳細】

我國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或比預估快13%

  全球變暖又添佐証。美國《科學·進展》雜志日前在線發表的一項中美科學家聯合開展的研究成果顯示,全球氣候【詳細】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有望年底業務化試運行

  新華社上海3月15日電 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南中國海區域工作組第6次會議日前在上海舉【詳細】

絢麗多彩3000萬年:有孔虫講述的“南海神話”

  新華社“決心”號3月15日電 如果將深海沉積看作是一部記錄南海歷史卷帙浩繁的巨著,小小的有孔虫就是這【詳細】

全新方法能“看清”微芯片設計

  英國《自然》雜志14日發表的一篇納米科學論文,展示了“詳觀”微芯片的全新方法——一種可生成高分辨率集【詳細】

人工智能:2018年市場規模或突破380億

  人工智能經過60年的積澱,從去年開始在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和群體智能等方面,都出現重要新進展【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