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的“兄弟”今年將出海

——專訪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胡震

2017年03月10日14:36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蛟龍”號的“兄弟”今年將出海——專訪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胡震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正在西北印度洋調查區域頻頻深潛、屢有斬獲,“蛟龍”號的“兄弟”——正在研制中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何時能出海?它有哪些創新和亮點?新華社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採訪了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胡震。

  何時潛深海——正在總裝聯調,年中將海試

  作為“蛟龍”號的副總設計師,胡震參與了“蛟龍”號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隨后又多次隨“蛟龍”號出海。如今,作為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總設計師,胡震又將見証另一條“龍”的誕生和入海。

  胡震說,“蛟龍”號立項之初,我國研制過的最深載人潛水器隻有600米。從600米到7000米,是一次艱難的技術跨越。“蛟龍”號海試成功后,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的研制開始提速,攻克了鈦合金載人艙球殼、超高壓海水泵研制、低噪聲一體化推進器研制及充油鋰電池研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目前,正在開展總裝聯調,預計年中將進行海上測試,‘蛟龍’號將迎來一位‘弟弟’,進一步滿足科學家的深海科考需求。”胡震說。

  為什麼研制——技術推進和科研需求

  胡震說,“蛟龍”號出海后,科學家對深海作業能力提出了更多需求,而大洋中脊和我國南海地區等一些科考熱點大部分在4500米以淺。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與“蛟龍”號在深海科考方面可以很好地互補和合作。

  同時,“蛟龍”號研制過程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培養了一支深海裝備研發隊伍,把這些技術能力和隊伍建設繼續往前推進,有助於發展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套深海裝備技術體系,為我國更好地走向深海奠定技術基礎。

  “向深海進軍,體現我國技術和工業化水平能力,同時也可為國內原來很多技術的突破找到應用的窗口。”胡震說。

  有哪些創新——諸多亮點照亮深海

  胡震說,“蛟龍”號研制走的路線是自主設計,一部分是國際合作,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核心--載人艙耐壓球殼便利用了俄羅斯的材料和加工工藝,部分傳感器、推進器等部件也是引進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則在國產化方面取得了突破,高壓鈦合金載人艙和機械手等都實現了自主研制。

  “以鈦合金載人艙耐壓球殼為突破口,將整塊鈦合金板直接沖壓成半球形,以電子束焊接縫合,最終經受住了嚴格的耐壓測試,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載人艙耐壓球殼實現了自主研制。”胡震說。

  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在框架的局部結構和總體構型上進行了全新布局和設計革新,進一步提高了潛水器維護的有效空間,降低了設備安裝的操作難度。與此同時,使用壽命更長的充油鋰電池研發成功,也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胡震說,與“蛟龍”號相較,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本身有不少亮點:擁有5個觀察窗,滿足更多視角科學觀察﹔載人艙同為3座,但有樓梯方便出入艙﹔艙內操控界面更加舒適﹔為科學應用提供了更多搭載接口,具有更好的擴展能力。

  如何探深海——“兄弟”增多,深海全覆蓋

  “深海設備不斷提升,有效助推著我國的深海探測與科研。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是整個深海作業體系中的一個環節。目前國家正在實現潛水器的譜系化,包括載人、無人潛水器,各有側重和互相配合地進行深海作業,相輔相成。”胡震說。

  目前,我國已形成從1000米、4500米、7000米到萬米級全海深潛水器能力。

  與此同時,國家海洋局正在聯合地方政府推動載人潛水器譜系化工作﹔科技部表示,深海潛水器譜系化科研攻關將繼續定位於載人深潛器和無人深潛器相結合、淺水至全海深作業相結合、深海自治與遙控探測及作業裝備相結合。

  除了“蛟龍”號的“弟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今年將出海,它的“哥哥”萬米級載人潛水器也已經開始研制,預計2020年完成研制。踩在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載人艙的肩膀上,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載人艙用鈦合金研制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新型高強度高韌度可焊接鈦合金,採用該合金制備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載人艙縮比件順利通過壓力試驗,已成功完成載人艙半球的沖壓。

  “從‘蛟龍’號到現在,我體會最深的是這十幾年,國內適應深海的新材料、新技術比較欠缺,對技術進步和應用存在不足,沒有形成產業化鏈條,市場面比較窄,制約了高技術的產業化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對深海的認識有限,需要發展各種各樣的深海潛水器和作業工具,去探索深海的未知世界。”

  胡震說,如今,各類深海潛水器競相取得突破。希望更多用戶利用這些深海裝備去探索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同時進一步促進深海裝備更好地發展。 (記者 劉詩平)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