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科學藝術

最新內容

黑龍江濕地保護卓有成效 成為“候鳥的天堂”

  新華社哈爾濱5月10日電 在中國與俄羅斯邊境的珍寶島濕地,科研人員萬福強身著迷彩服潛伏在樹叢中。【詳細】

我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算模擬樣機試飛助力C919騰空

  新華社天津5月10日電 國產大型客機C919近日成功首飛。記者日前從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獲悉,依托該【詳細】

觀南海風雲,海洋環境預報助“蛟龍”出海

  新華社“向陽紅09”船5月10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0日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最后一潛,【詳細】

艙內全覽!北航舉行"月宮365"計劃志願者入艙儀式(組圖)

  5月10日,艙外工作人員監看“月宮一號”艙內狀態。當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月宮一號”舉行志【詳細】

全國科技周北京主場活動聚焦科技扶貧 可體驗扶貧黑科技

  沙漠變菜田、紙上種菜、互聯網+養豬、物聯網養魚……在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上,公眾將有機會親眼目睹【詳細】

再也不用擔心手機碎屏了!看神奇材料如何自我修復

  如今,大部分人用的都是大屏的智能手機,要是不小心磕著了屏幕,絕對是一陣心痛。如果有一種具有修復能力的【詳細】

可別小看了閑置手機 它可變身“神器”幫你守護親情

  老人不願與兒女住在一起,請了保姆照看仍然不放心﹔工作遠在他鄉,希望能和父母經常視頻聊天,可他們年紀大【詳細】

"蛟龍"號南海深潛 它眼中的深海生物世界什麼樣(組圖)

  這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海底帶回的長在石頭上的珊瑚樣品(5月8日攝)。深海世界一片黑暗,但並不【詳細】

"零排放"汽車並非零污染 剎車摩擦仍可造成空氣污染

  隨著越來越多“零排放”汽車走向市場,未來空氣中源於汽車尾氣的污染將逐漸減少,但科研人員擔心另一種【詳細】

中科院牽頭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就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情況進行介紹並答記者【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