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變菜田、紙上種菜、互聯網+養豬、物聯網養魚……在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上,公眾將有機會親眼目睹、親身體驗這些新奇的科技成果和創新扶貧手段。
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將於5月20日-27日舉行,主題為“科技強國 創新圓夢”,啟動儀式及主場設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在全國科技周北京主場,展覽面積約6000平方米,安排了近260個展項和三大類22項主題活動,重點展項為五個板塊,包括“科技扶貧、精准脫貧,科技重大創新成就,科普智力成果,科普樂園以及館外體驗”。
其中,“科技扶貧、精准脫貧”板塊將主要展示精准扶貧、智力扶貧、創業扶貧、協同扶貧等方面的成效。在“科技扶貧、精准脫貧”板塊,共設35個展項,公眾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北京開展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統籌行業扶貧、片區扶貧、定點扶貧的典型案例。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讓沙漠變菜田,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的“?牛愛心認養”運營模式,“紙上種菜”的芽苗菜扶貧項目、“京蒙合作產業園”、“黑土麥田鄉村創客計劃”等科技成果都將在今年科技周主場活動上亮相。
此外,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與傳統農業相結合,實現精准扶貧的多項創新要素也將在科技周上集中展示。
與此同時,全國科技周在上海設立了分會場,與北京主會場進行視頻連線,同步展示兩地科技活動周進展。
自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組委會統計顯示,科技活動周累計吸引了15.6億人次參觀,舉辦了100萬場次活動,已經成為內容豐富、持續時間長、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 (記者 陳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