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就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情況進行介紹並答記者問。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科院正在牽頭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共同體。
白春禮介紹,最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快了國際化推進戰略。2016年初啟動了“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計劃,牽頭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共同體。重點開展戰略咨詢、人才培養以及科技合作和成果轉化等工作。
行動計劃的中期目標是,到2030年,“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基本建成,並且在帶動雙邊、多邊及區域科技合作當中發揮骨干網的作用,使中國科學院在亞太、亞歐、亞非地區協同創新網絡體系中處於龍頭和中心樞紐地位。
行動計劃的長期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成為亞太、亞歐、亞非地區“科學共同體”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柱,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為推動計劃實施,中科院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了多項合作。
2016年,由中科院牽頭組織召開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有將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名科學家聚集北京。會上成立了“一帶一路”科技組織聯盟,發布了《北京宣言》,主要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為我國政府和沿線國家提供雙向的戰略科技咨詢建議。聯盟針對“一帶一路”國家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戰,啟動了20多項重大科技合作計劃,比如泛第三極環境研究、新發突發病研究等。聯盟將針對沿線國家、地區的民眾生產生活的需求,轉化適用的科學技術。
同時,中科院正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人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提供獎學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科學家到中國科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提供學習條件和獎學金支持。二是共同舉辦培訓班,培訓科研管理人才。目前培養的人才包括生態、環境、生物技術、資源保護、大氣環境等領域。通過這樣的方式,中科院已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科研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1800多人次。
中科院還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合作,設立一些獎項和共同研究的課題,共同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人才培養。 (記者 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