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另一面:運動員拼搏不止,科技角斗不休?
“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這句奧林匹克格言在100年前的1924年巴黎奧運會首次提出,預言了人類突飛猛進和全球化加速的百年,運動員在體育賽場不斷突破人類極限的同時,科學家、工程師也和他們一樣,每天都在孜孜以求不斷拓展著人類認知的邊界。
時至今日,面對奧運會中每一枚金牌的爭奪,我們的心態已愈發成熟與從容,不再僅僅聚焦於單一獎牌的得失。然而,奧運會獎牌榜的每日更新,依舊緊緊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心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科技正以一種“看不見的手”的姿態,悄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一)
競技體育的傳統認知在於“流血流汗不流淚”,但科技與專業化、產業化才是體育強國關鍵。國家體育領先,背后是科技與產業鏈的雙重支撐。
德國雪車雪橇在北京冬奧獨攬9金,得益於汽車工業。車企將F1技術融入裝備與訓練,從數據分析到虛擬現實,全面助力德國隊。頂尖運動員的較量,科技成為縮小差距的關鍵。
在專業競賽領域,每項運動均追求極致的個性化裝備,以實現運動員的“精准適配”與“輕盈競技”,這背后融合了紡織、材料科學、生物技術及精密測量等多學科智慧。
中國是服裝大國,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國運動品牌出現在國際賽場,但是田徑、足球等大項的專業競賽服裝,仍然被國際運動大牌壟斷,原因在於這不僅是商業贊助的博弈,更是硬核科技的比拼。
為了彌補這一差距,北京科研團隊為備戰北京冬奧會,針對中國運動員生理特征、運動表現以及湍流控制理論,在風洞實驗室中測試超1000小時,通過高性能服裝為運動員爭取到微小的時間優勢。
中國00后組合盛李豪、黃雨婷摘得冠軍,這是中國代表團在2024巴黎奧運會上的首枚金牌,也是本屆奧運會的首金。運動員服裝來自中國。圖片來源:新華社
(二)
各個國家競相舉辦奧運會,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奧運會這個全球最大的營銷活動,來進行新成果的應用和新技術的示范,帶動自身優勢產業的升級和走出去。
中國電動車與顯示面板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均源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前瞻布局。電動車借此契機初試啼聲,技術積累與驗証為日后騰飛奠定基礎﹔高清轉播的普及,則推動了顯示技術的飛躍,從跟隨到引領,不僅革新了家庭娛樂,更孕育了行業巨頭。如今,中國電動車領跑世界,顯示面板產量佔全球半壁江山,彰顯“綠色、科技”奧運理念的深遠影響。
2022年北京冬奧會,科技更是成為主角,我們不再滿足於成功舉辦,而是將“中國方案”“中國技術”帶給國際社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百花齊放,圍繞零排供能、綠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觀賽、運動科技、清潔環境、安全辦賽、國際合作等多個重點方面,用科技支撐辦賽、參賽、觀賽全過程。特別是強化應用導向、場景驅動,把中國人的科技成果在奧運這個大實驗室裡檢驗把關,也用好奧運這個放大鏡、聚光燈,向世界講好中國的科技故事,更重要的是形成長尾效應,讓技術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新質生產力,形成行業優勢,引領產業升級。
(三)
巴黎奧運會上,科技元素大放異彩。科技巨頭攜5G、VR、AI等尖端技術贊助,車企推廣氫能源、機器人等最新成果。科技公司更是將奧運作為新品發布平台,運動員成最佳代言,推廣最新通訊技術與產品生態,科技與體育完美融合。
本屆奧運會乒乓球賽事使用的球台台面採用最新高分子技術,摩擦、彈跳效果更佳。圖為樊振東在比賽結束后慶祝。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力量閃耀其間,“中國紅”從北京鳥巢延伸至巴黎鐵塔。中國制造、技術與團隊,已成為奧運不可或缺的支柱。從微小乒乓球到龐大轉播車,從地面設施到雲端平台,中國科技無處不在,貢獻卓越智慧,展現大國風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40年前,我們第一次站上奧運賽場,成為參與者,今天已逐漸在一些領域成為引領者。引領者當以開放合作促科技自立,拒夜郎自大,爭國際舞台,獻中國方案,擔治理之責。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法國人顧拜旦先生曾說:“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今天,中國科技作為國際舞台上重要的“參與”者,擺在我們面前的已經不是一道選做題,而是必答題,而“勝利”也是唯一的答案。
作者:高博 北京市科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