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欽爆冷出局,跟換球拍到底有沒有關系?
北京時間7月31日,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比賽中,中國“頭號種子”選手王楚欽2比4不敵瑞典選手莫雷加德,爆冷出局,無緣16強,引發公眾熱議。
7月31日王楚欽在比賽中發球(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王東震)
此前,王楚欽的球拍在混雙金牌直播時,在眾目睽睽下被踩壞。這次爆冷出局,各社交媒體都出現了相關的討論。
盡管王楚欽自己回應“換球拍不是輸球的理由”,但站在一個心理學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哪怕副拍與主拍在物理上完全一樣,換拍帶來的心理影響因素都不應被忽視。
心理因素是如何影響運動員比賽的?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扎永茨(Zajonc)認為,在社會場景下,他人的“在場”可能會喚起個體被他人評價的意識。
換句話說,運動員在很多觀眾圍觀比賽的情況下,會意識到別人在審查自己,不自覺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表現,具體表現為兩種不同的效應:一種是“社會抑制”,一種是“社會促進”。
1、“分心”是引起社會抑制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心,即注意力的分散對於短跑、長跑這一類相比較而言更依賴於選手的身體素質而非注意力資源的比賽影響相對較小,比如短跑名將博爾特在沖刺的時候還能轉頭看別人。
但乒乓球就不一樣了。它對精細動作、戰術博弈要求更高,需要快速准確地判斷和決策。在乒乓球比賽,對“旁觀”的在意就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分心可能導致認知資源不足,從而降低了決策的質量,比如面對來球應該是拉球還是應該削球,應該擺短還是打后台,技術動作變形可能也就在所難免了。
舉一個大家比較容易代入的例子,當我們考試的時候,如果監考老師站在身后看著,我們就會覺得思考被干擾了,很影響作答,有的人甚至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被老師誤會成“做賊心虛”想作弊。這其實就是“社會抑制”的一種典型案例。
雖然對奧運會級別的運動員來說,觀眾的關注他們早就習慣了,但是“全世界圍觀球拍被踩壞”這件事,運動員大概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是沒有心理准備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越是想著“我不能被球拍左右發揮”“我不能讓對手覺得我被影響”,就越容易受到這些負面想法的心理暗示。
圖片來源:央視頻
在討論該事件時,有些人會舉出張怡寧的案例,認為完全可以在被迫臨時換球拍的情況下贏得比賽。不過,在“被關注”這一點上,兩次事件完全不同:在之前的案例中,無論是張怡寧的對手,還是觀眾,都不知道“換球拍”這件事。張怡寧自己也表示,“我不能讓對手看出來,我對這塊球拍特別不滿意”。
所以,從心態和氣勢上來講,張怡寧並沒有被“壓倒”。但王楚欽的球拍是在面向全世界直播的時候被踩壞的,這個是想偽裝都偽裝不了的,很難保証心態不受其影響。
2、對於“勝利的在意”和“失利的擔心”,也更有可能導致“社會抑制”效應
2019年,來自烏克蘭的幾位運動科學家對高水平運動員進行了訪談,結果發現影響運動員表現的首要因素包含了動機和意志力兩個方面。
動機很好理解,即你是否有強烈的獲勝的欲望。意志力則代表了個體是否能夠突破自己、克服困難、控制情緒等。
運動員要有勝負欲,這個是必需的,要不還競技個啥。但如果持有過於強烈的“想贏怕輸”的心態,其實也是非常佔用認知資源和心理能量的。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克斯(Robert M.Yerkes)和約翰·多德森(John Dillingham Dodson)於1908年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曲線。該曲線指出:在適度的壓力或興奮水平下,人的表現會最優,而隨著壓力或興奮水平的增加,表現會先提高,達到最佳點后再逐漸下降。
換句話說,想要出好成績,完全沒有壓力即獲勝的動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動機水平過於強烈,卻也會對行為和表現造成阻礙。
由於動機水平過高而導致發揮失常,在體育領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詹森效應”。運動員詹森(Dan Jansen)在平時訓練中表現非常出色,但一到重要比賽就頻頻失利——就是因為高壓力和高期望值導致的表現欠佳。
我們在生活中肯定也感受過,在重大事件面前因為太想好好表現,反復提示自己“不要被外來因素干擾”,卻反而會頭腦空白,思緒混亂,心慌手抖的情況。其實這就是情緒所導致的生理上的改變——壓力導致HPA軸過度被激活,血流流向四肢,四肢肌張力就會增加,大腦缺血。
這也是為啥國家射擊隊現在隊員們都要做正念訓練來進行賽前和比賽中的情緒調節了。因為對精細動作要求高,所以更不能被情緒和心態影響手部狀態,比如手抖等情況。
說到這裡,是不是想到了很多乒乓球運動員在發球之前都會對著乒乓球吹氣、去角落摸球桌、轉球拍的現象。
很多網友調侃說“這是在吹仙氣”“布魔法結界”,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也是在進行一種正念訓練,將思緒從“旁觀者”眼中拽回當下,投入到打球的心流狀態中去。
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的競爭心理因素是取勝的關鍵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線性地將比賽成績和實力(競技水平、能力等)挂鉤,但在大賽中我們卻看到了太多的“黑馬”涌現,也有世界排名前幾名的馬失前蹄——心理學上,稱之為“choking現象”。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兩次錯過奧運射擊金牌的美國名將埃蒙斯,這背后其實就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2016年8月14日,埃蒙斯在裡約奧運會射擊男子50米步槍三姿預賽中排名第19,無緣決賽。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曹燦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管理心理學者們就意識到了員工表現中的“Can do”和“Will do”的差異——“Can do”是能力問題,“Will do”是態度問題,並由此提出了公式:
Performance=ability x motivation。
即員工的工作績效與其實際能力以及工作態度(動機)都有關。而這個公式放到運動場景下依舊成立,競技體育既是能力的比拼,也是心態的比拼,尤其是在高水平運動員身上。
美國心理學家Korari也曾指出初級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勝,80%取決於生理因素,20%取決於心理因素。而高級運動員則恰好相反,當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身體素質等生理條件都非常接近時,心理因素就成為了取勝的關鍵。
能參加奧運會的必然是各國在不同運動領域的佼佼者,能力大多在伯仲之間(拋開博爾特那種斷崖式領先的不算),在競技場上真正比拼的可能就是態度、動機、情緒穩定性,比如如何應對焦慮、擔心、憤怒、絕望等。
Orlick(2002)對加拿大奧運選手的研究表明,奧林匹克決賽階段的運動員在技術與身體因素上的差異未達顯著水平,然而在心理狀態上,卻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將會對運動員參賽產生重要影響。
而乒乓球比賽每局的球數不同,比分變化又很復雜,比如可能出現大比分領先、大比分落后、連續得分、連續失分、大比分領先后出現連續失分、大比分落后之后出現連續得分等等情況,對運動員的心態挑戰更為嚴峻。
金牌作為競技體育中的最高榮譽,對運動員來說具有極高的象征意義和激勵作用,但對競技體育來說,不確定性是其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是這種比賽結果、比賽過程、運動員狀態,甚至裁判判罰、天氣、場地和觀眾狀態的不確定性,不僅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和吸引力,也促進了運動員的全面發展和競技水平的提高。
我們祝願每一位面臨“被關注”困境的運動員調整狀態,賽出水平。
作者: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昕
審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樊春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