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港澳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科普
科普中國傳播矩陣
滾動新聞
科普資訊
前沿科技
健康生活
科學辟謠
我國實物貢獻的首批SKA中頻天線結構出廠發運
樓頂上的“綠電工廠”
月掩角宿一、火木極近……8月天宇好戲連台
暴雨如注,城市內澇告急這些要點不可不知!
關閉視頻
當橙子有了“碳標簽”
乘“數”而上,產業向“新”
給現代農業插上數字翅膀
眾多嶄新科技成果將亮相2024數博會
車網融合互動讓綠色出行駛入“快車道”
這六大軍事科技創新,正在重塑軍事力量平衡
中醫藥各類標准已達3000多項
長期喝茶會導致缺鈣?這些流言莫輕信
呼吸時,眼睛裡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極端天氣 農村房屋如何防災?一圖看懂
汛期來了,這些傳言不可信
吃素會使人缺乏能量嗎?
特別推薦
城市內澇預警:這些風險隱患需警惕!
守護夏日清涼,從了解防溺水常識開始
暴雨洪澇季防汛小課堂,這些防汛知識要牢記!
災害隱患早發現:堤壩決口前哪些征兆不容忽視?
2024重大科學問題解讀:情智兼備數字人與機器人的研究
數字時代,如何破譯沙塵暴的氣象“密碼”?
絕緣能力再+1!電力“小紅帽”用的硅橡膠到底是啥材料?
自主可控高性能GPU芯片開發
從SPF到PA,一圖讀懂夏日防晒關鍵指標
扁桃體經常發炎的人,通常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精彩視頻
中國隊首秀浪尖,原來沖浪這樣玩
秒懂科學 | 如何安全涉水,請收下這份安全指南
秒懂科學 | 今日大暑,請收下三個養生小貼士
科普話強國海洋強國系列《極地“雪龍”》
科普話強國海洋強國系列《上天入海》
今日入伏,4個養生誤區要注意
科普話強國《制造強國》系列之工業驚奇
收下這份暑假安全須知,健康快樂兩不誤
小暑,請牢記養生三部曲
龍卷如何形成?快如高鐵,威力巨大還“嫌貧愛富”
“薄如蟬翼”的手撕鋼為何成為高精尖領域的寵兒?
想把月球變成“大號空間站”?找到水和礦石是關鍵
秒懂科學 | 健康“吃瓜”,注意這4點!
今日夏至,四個養生小秘訣請查收
宇宙到底幾歲了?哈勃爭議令人困惑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發生?
可見光通信,數據傳輸的“明燈使者”
“僵尸鹿病”來襲!人類有感染風險嗎?
第14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總決賽
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丨青春視界無極限
秒懂科學 | 科學減重,醫生推薦這四點
“最美太空教師”王亞平講述三次太空授課心路歷程
《科普中國在行動》幕后花絮來啦!
科普中國帶你領略熊貓們的超萌瞬間
“典贊·2023科普中國”年度科普事件
秒懂科學︱這些食物泡水喝,有助春季養肝護肝
味精是化工產品,有害且致癌?謠言!
愛笑的人不會得抑郁症?謠言!
秒懂科學︱春暖花開正當時,預防春瘟有妙招
電子煙沒有危害?謠言!
科技
要聞
生活
韋布望遠鏡拍攝到類似木星的寒冷系外行星
美國航天局24日發布公報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借助該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了一顆距離地球約12光年的系外行星,這顆類似木星的氣態巨行星是迄今人類直接探測到的最寒冷的系外行星之一。 這項當天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的研究顯示,由德國研究人員領銜的研究團隊利用韋布空間望遠鏡上的中紅外儀,直接拍攝到了被命名為印第安座εAb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數倍,表面溫度估計為2攝氏度。
科普中國
|
滾動新聞
|
前沿科技
用AI訓練AI,可能越練越“傻”
對於人工智能(AI)大語言模型來說,通常給予的訓練數據越多,模型就會越“聰明”。但英國《自然》雜志新發表的一項關於大模型的研究顯示,如果隻用AI生成的數據來訓練大模型,會使模型性能下降、越練越“傻”。
科普中國
|
滾動新聞
|
前沿科技
嫦娥六號探月之旅揭開了多少秘密?
前不久,嫦娥六號帶著月球背面的土壤順利返回地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技術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測任務,不僅突破了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還突破了月背智能採樣技術和月背起飛上升技術,而且實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動採樣返回,這項航天壯舉的背后凝聚了哪些中國航天人的創新創造?月背取回的土壤將為我們探秘宇宙揭開多少月球的秘密呢? 精准避障、智能採樣 嫦娥六號順利帶回月壤 2024年6月25日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經過53天的太空漫游,嫦娥六號返回器順利著陸,並給地球帶回了一份珍貴的“快遞”——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這也是人類首次實現月背採樣及返回。
科普中國
|
滾動新聞
|
前沿科技
我國科學家發現迄今能量最高伽馬譜線
我國科學家聯合利用國內外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了能量高達37兆電子伏的伽馬譜線,這是迄今觀測到的宇宙天體產生的能量最高的伽馬譜線,有助於進一步加深對伽馬暴的認知,探索更多宇宙奧秘。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團隊牽頭完成,相關成果25日在學術期刊《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
科普中國
|
滾動新聞
|
前沿科技
上一頁
2
3
4
5
6
7
下一頁
科普圖解 | “智慧礦山”助力礦業高質量發展
要聞解讀
|
圖說要聞
科普圖解 | 5G-A技術:催生新應用助力5G加速跑
要聞解讀
|
圖說要聞
上一頁
2
3
4
5
6
7
下一頁
這種水果吃起來很甜血糖負荷低,糖尿病人也能吃
夏天和西瓜真的很搭。炎熱的天氣下,汗流浹背、食欲不佳,吃一口冰涼多汁又爽口的西瓜,相當過癮。
科普中國
|
滾動新聞
|
生活健康
這種南方人超愛的美味食物,也許你真不認識
藠(jiào)頭、薤(xiè),要想叫出它的名字還真不容易,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 民間有句俗話“餐前飯后食藠頭,不打郎中門前過”,意思就是餐前飯后吃藠頭,就能身體健康。
科普中國
|
滾動新聞
|
生活健康
上一頁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專題推薦
首屆“國家工程師獎”
科普中國要聞解讀
全國科普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