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港澳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科普
科普中國傳播矩陣
滾動新聞
科普資訊
前沿科技
健康生活
科學辟謠
數字科技助力體育“智變”
鑽石量子破解新能源車主裡程焦慮
“高仿”板栗千萬別吃,誤食或導致中毒
“5G+北斗”為“地下之城”精准導航
關閉視頻
銀杏為何被稱為“活化石”?
傳感器:智能時代的“慧眼”
墨子巡天望遠鏡新發現兩顆近地小行星
嫦娥五號月壤揭示月球玻璃抗老化原因
青春期后為何發育變慢?或與營養信息需求有關
新研究:牛肉和牛奶含增強抗癌效果物質
AI加持CT突破胰腺癌早篩難題
我國首款電力電子仿真測試平台規模化應用
特高壓互感器現場校驗首次實現無人機自主接線
最新研究:BMI越高患癌風險越高
如何看待呼吸道疾病“疊加感染”?專家解答
支原體感染,孩子怎麼吃恢復更快?
特別推薦
科學節水為喀什農田“解渴”
人工智能:塑造未來智慧城市的新力量
科技引領 探索醫療機器人的無限可能
精彩視頻
發電養蝦兩不誤,漁光互補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科技新裝備為運動增添更多可能
智能技術讓高鐵更“聰明”
科技
要聞
生活
科學家研制出新型冷卻系統 能效為標准空調兩倍
盧森堡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冷卻系統,該熱泵式系統依靠名為“電熱冷卻”的現象工作,可以加熱或冷卻房間。新系統沒有移動部件,也不包含對環境有害的制冷劑液體或氣體,其最高理論能源效率幾乎是標准空調的兩倍,可以減少電力使用。
科普中國
|
前沿科技
“5G+北斗”為“地下之城”精准導航
圖為研發團隊實地測試“5G+北斗”定位導航技術。北京郵電大學供圖 啟動、提速、停泊…… 在雄安新區地下12米的停車場裡,一輛試驗車正在進行導航測試。
科普中國
|
前沿科技
全新“外挂”讓細胞“工廠”快速開工
“細胞‘工廠’能夠生產患者缺失的生命物質,比如胰島素等。但‘工廠’合成蛋白質需要一定時間。
科普中國
|
前沿科技
研究人員開發出“指尖上”的高性能超快激光器
據《科學》雜志新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介紹,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在納米光子芯片上創建高性能超快激光器的新方法。這種小型化鎖模激光器,能以飛秒(萬億分之一秒)間隔發射一系列超短相干光脈沖。
科普中國
|
前沿科技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科普視頻 | 智能技術讓高鐵更“聰明”
11月7日,西渝高鐵康渝段鬆坪村、賈家壩、洋房子三座特大橋線下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為全線按期順利建成投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以來,我國高鐵繼續保持高速度高質量建設,在技術領先的同時,還充分考慮了乘客的體驗感。
科普中國
|
要聞解讀
|
要聞直擊
科普視頻 | 發電養蝦兩不誤,漁光互補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11月13日,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大會暨創新技術交流大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大會圍繞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光伏產業良性發展、光伏前沿技術、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與交流碰撞。
科普中國
|
要聞解讀
|
要聞直擊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如何看待呼吸道疾病“疊加感染”?專家解答
隨著冬季來臨,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流感等交織疊加,如何正確認識呼吸道疾病“疊加感染”?怎樣應對門診“一號難求”的情況?在11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媒體集中採訪中,多位權威專家應邀解答。
科普中國
|
健康生活
咖啡渣或可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環境研究》雜志上刊發論文指出,如果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幾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肥胖、年齡增長、接觸殺虫劑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等因素引發的,從咖啡渣中提取的咖啡酸基碳量子點(CACQD)具有保護腦細胞免受這些疾病影響的潛力,因此有望在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發揮變革性作用。 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特征是神經元或腦細胞的喪失,這種疾病抑制了一個人基本的運動和語言能力、完成更復雜任務的能力以及認知能力。
科普中國
|
健康生活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專題推薦
科普中國要聞解讀
全國科普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