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科學藝術

最新內容

2020年我國將發射首個自帶“黑科技”的火星探測器

  2020年左右,我國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一步實現“繞、落、巡”探測任務。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詳細】

“雪龍”號完成夏季科考任務 即將踏上歸途

  新華社“雪龍”號3月7日電 洪亮的汽笛聲在海灣回響,又一個分別的時刻到了。當地時間7日傍晚,“雪龍”【詳細】

速度與激情——中國科技的世界印象

  新華社北京3月6日新媒體專電 2016,中國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穩中有進的經濟發展成就。在海外【詳細】

香港浸大研發“唇語密碼”系統 提升辨認系統安全性

  新華社香港3月6日電 香港浸會大學6日宣布,該校研發出全球首創、結合嘴唇動作和密碼身份認証技術的“唇【詳細】

下潛6329米 國產水下滑翔機刷新世界紀錄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近日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完成大深度【詳細】

中國科學家近年來屢獲國際大獎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中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剛剛榮獲美國介入放射學會的年度金獎。【詳細】

生物研究難題:為什麼大熊貓隻有“黑白照片”?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為什麼隻有“黑白照片”?這其實是生物研究中的難題。美國研究【詳細】

科學家首次“造”出小鼠胚胎

  新華社倫敦3月4日電 科學家一直對人類胚胎早期發育過程抱有極大興趣,希望能借此了解早期妊娠失敗的【詳細】

寧夏省科技館帶你走進魔幻的泡泡世界

  五顏六色的肥皂泡泡不僅能收獲孩子們的好奇心,也能給情侶們的約會營造浪漫的氣氛。那麼,用彩色的泡泡來做【詳細】

月球的身份能“晉級”嗎?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一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物理學的框架內重新定義行星,即強調【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