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香之旅: “科普体验游”赴北京蒙牛厂区参观

2016年08月24日08:06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人民网联合打造的科普品牌项目“科普中国”旗下的“科普体验游”系列活动于7月陆续展开。2016年7月,同学们坐上大巴前往北京蒙牛乳业厂区。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大家到达厂区,开启了与乳制品科学接触的旅程。

同学们到达蒙牛厂区。 (黄晓敏 摄)

自制酸奶

首先,讲解员让同学们换上实验服进入实验室制作酸奶。同学们将已经脂解的牛奶倒入容器中搅拌,同时加入7%的白砂糖。讲解员告诉大家,酸奶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不同种类的酸奶,其口味和制作方法也不同。同学们将白砂糖搅拌均匀,待其融化后,在水浴95摄氏度的环境下对牛奶进行杀菌搅拌300秒,然后在40-42摄氏度的温度下接种乳酸菌。据讲解员介绍,不同的乳酸菌对适宜温度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约5分钟后,乳酸菌接种完毕,同学们按照讲解员的指导,将盛有牛奶的容器放在洁净的操作台上,并打开酒精灯,营造微生物的存活环境。随后,同学们将双手消毒,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同学们用微量加样枪抽取乳酸菌,并将其注入牛奶中,最后将容器移到恒温的发酵箱中。之后的一切就交给时间了,理论上,在5小时后,被乳酸菌充分发酵的牛奶就可以变成大家要品尝的酸奶半成品。这下大家可以期待下午的酸奶DIY活动啦!

企业概况

上午,蒙牛达能集团的工作人员与同学们分享了蒙牛达能的故事,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开始享用分发下来的酸奶。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优益C、冠益乳等几个耳熟能详的牛奶品牌。随后,大家参观了蒙牛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蒙牛的发展历史及酸奶的生产流程。同学们参观了牛奶与酸奶的生产、包装流水线,其后又参观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室、研发室等,见识了现代化生产技术,对食品制造产业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中午,同学们、带队老师及志愿者们排队领取午餐,稍作调整之后,开始了下午的活动。

专家讲座

下午,大家首先来到工厂的二期多功能厅。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会议室中,来自蒙牛的赵老师、张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乳制品感官评价的相关知识。视、触、嗅、听、味这五种感官,以及品鉴人的心情与精神状态,都能极大地影响人们对产品的感受。面对新奇的知识,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现场真是颇有几分“食品学院”感官评价课堂的模样呢。

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有奖答题,同学们劲头十足,在手机上认真地完成了在线试卷。最终获得满分的三位同学获得了蒙牛公司颁发的一等奖,奖品颇为丰厚。其他获得80分以上的同学也获得了各种精美礼品,这让台下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蒙牛的发展历程。 (黄晓敏 摄)

团队游戏

愉快的下午怎么少得了游戏呢?讲座结束后,在另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开展了长达1小时的团队游戏。经过通力合作,组员们用颜料、白纸、半人长的毛笔等工具创作出了一幅幅充满创造力的艺术作品。这无疑是这次蒙牛之旅的最好纪念。

酸奶DIY

当大家再次回到实验室时,老师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丰富多样的水果、果酱、小饼干等材料。同学们满怀期待地取出自己制作的酸奶,进行后发酵程序,并用成品酸奶进行了脑洞大开的DIY工程。切水果、设计造型、各种味道的尝试……经过成员间的头脑风暴和不断的摸索,每一组都做出了自己的DIY作品,并用其参与评比。有的小组还做起了巧克力棒棒糖和巧克力蛋糕杯,玩得不亦乐乎。最后,获得第一名的小组成员每人获得了一个小米手环,其他组员也得到了精美的水壶、笔袋等纪念品。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DIY酸奶。(黄晓敏 摄)

从制作车间出来时,天色已晚,与蒙牛的工作人员一番告别之后,大家登上了返程的大巴,路上还兴致颇高地谈论一天的经历。

科普体验游由中国科协和人民网主办,并由合作方提供参观场所。活动接受线上报名,并统一组织参加者进行体验游览。整个过程以科普为主,辅以各种活动形式,旨在有趣味地传播科学。(谭路)

(责编:余悦(实习生)、肖玲)

推荐阅读

韩春雨实验结果遭质疑 科学界表示仍需等待 3个月前,因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方法并在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而“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详细】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曝光 参加国际训练意大利撒丁岛组织的航天员洞穴训练任务,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组成乘组,在与外界隔离的复杂洞穴中进行探险、勘查和测绘等活动,并完成采集洞穴样本、寻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学试验,旨在通过在极端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行为绩效技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