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爱是盲目的,当人坠入爱河时,仿佛全世界都变得不再重要,眼里心里只有对方,爱情蒙蔽了人的理性,甚至让人完全看不到缺点。爱情真的让我们的智商变低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在恋爱中的行为可以从进化和大脑中找到依据!
很多进化心理学家认为爱情被演化出来的目的,是引导我们的交配和繁殖。当我们面对心仪的异性时难免产生强烈的性冲动,这种本能的产生是为了激发我们的祖先将自己的基因进行最大限度的传播。
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呢?大部分人都表示,爱上那个人并不是自己有意识的选择,而是感觉被爱击中。其实这种不确定的感觉中也藏着基因的小秘密。科学家们发现,大约在3到6岁之间,如果男孩和女孩很近的生活在一起,并且相互了解,那么他们就很可能丧失爱上彼此的能力。这是因为哺乳动物天生有憎恶近亲结合的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只爱陌生人”。大自然甚至给了我们一套脑回路,让我们与陌生人在一起时显得兴奋不已,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浪漫爱情的神经递质。同时,为了兼顾基因的稳定,我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像的陌生人,因为相似的基因可以降低流产率。这其中男性更注重视觉感受,而女性的侧重点则是这个男人能否为日后的生活提供承诺和保证。
多巴胺分式。(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一旦恋上某人,我们便要展开疯狂的追求攻势了,好在人类拥有各种各样的求爱方式,我们创造视觉艺术、故事、神话和戏剧,展现出勇气、崇高的精神道德和幽默感等等。心理学家米勒指出,人类进化出这些非凡能力,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赢得交配的游戏。那些能讲出诗句、善于跳舞和画画的人被认为更有魅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爱情非但不会让人变傻,反而会使我们创造更多奇迹。
爱情的魔力到底能维持多久呢?根据神经科学家的研究,通常爱情只能维持12—18个月。等到情侣们安定下来,享受在一起的日常时光后,爱的烈焰便有减退之势。不过,没有必要担心,在这之后,另一种激素会帮助我们持续爱的温度,那就是性爱之后产生的催产素,它让我们对伴侣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和安全感。而这样的感觉也是“进化”精心设计出来的,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祖先长时间去爱这位伴侣,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共同抚养下一代。
简单来说,人类在爱情中看似疯狂的种种举动,其实是“进化”植入我们大脑中的程序。目的当然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祖先可以顺利繁衍后代。从这个角度来书,爱情会让人变“笨”,但我们不介意“笨”一点。(杨傲飞)
本文由中国科协原科普部副巡视员朱向平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