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高血糖暗助斑塊?這些症狀要警惕

楊進
2025年07月07日07:5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網絡上有一種說法,糖尿病會增加斑塊風險,這是真的嗎?血糖高低跟動脈斑塊的形成有何聯系?糖尿病患者又該如何應對?聽聽專家怎麼說。

糖友更易出現動脈斑塊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動脈斑塊的風險顯著高於沒有糖尿病的人群。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會直接損傷血管內膜,引發氧化應激反應並激活炎症因子。出現血管損傷后,會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所以說,斑塊不僅僅是血脂造成的問題,還可能合並血糖等多種因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能累及全身大血管,包括心臟、腦血管及下肢動脈,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面臨的健康風險之一。

及時查收身體報警信號

對於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要警惕疾病早期症狀。如出現胸痛、胸悶等心血管症狀,頭痛、頭暈等腦血管症狀,下肢麻木、行走時疼痛等下肢血管症狀,應及時就醫。在常規檢查之外,還要進行針對血管的檢查,明確是否出現大血管的病變。

對於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藥。如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使用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控制作用的降糖藥物,具體情況需遵醫囑。此外,通過戒煙限酒、規律運動、體重管理等生活方式調整,預防疾病發生。

管理+監測精准預防

預防斑塊的形成,日常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科學飲食管理控制總熱量,避免攝入過量﹔減鹽減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烹調油佔25至30克﹔優化飲食結構:碳水化合物佔總熱量50%左右,蛋白質佔20%至30%,脂肪佔15%至20%。

定期健康監測血液檢查,定期監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超聲檢查:通過超聲檢查動脈是否存在斑塊﹔尿液檢查:尿微量蛋白。

文/楊進(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吳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