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科技小院助力“智慧養鵝”

李 貞 王志強
2025年01月24日07: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山東平原鵝科技小院科研團隊在調試鵝產業智慧平台。   王志強攝

在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山東平原鵝科技小院科研團隊在調試鵝產業智慧平台。 王志強攝

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前沿信息技術與傳統養殖業可以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就有一家養鵝廠在科技小院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實現了智慧化轉型,帶頭為當地百姓走出了一條智慧養鵝的致富路。

智慧養鵝 提升效能

王振武是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4年多前,他開辦了這家公司,進行鵝養殖與鵝產品加工。

“一開始,我們把養鵝的事想得簡單了,以為跟養雞、養鴨差不多。”許多問題,是王振武沒預料到的:雛鵝愛生病,死了一大批﹔飼料配比不好調整,費時費力,鵝的產量上不去……這讓他急得滿嘴起泡。

正在王振武一籌莫展之時,他結識了德州學院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處處長於家峰。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將傳統養鵝廠升級成信息化、智慧化的養鵝“試驗田”。

2022年,於家峰帶領7名研究生物信息、人工智能、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博士團隊,在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博士工作站,成立科技小院,將前沿科研成果投入產業應用。

科技賦能下,養鵝效率大幅提升。

比如依托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開發的智慧識別系統,可實現鵝的計數、公母鑒定等功能。

於家峰介紹:“系統能對鵝的數量自動統計,從而實現精准投喂。過去,鵝的養殖數量人工計數難度很大,現在鵝的總量是多少、每天要投放多少飼料,都清清楚楚了,通過該功能,還能實現鵝每天運動狀況的適時監測,有效提升了鵝的健康養殖效率。公母鑒定功能減少了人工判定對鵝造成的應激反應,降低雛鵝死亡率,提升鵝的產蛋量,同時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為提高雛鵝成活率,養殖基地在環境控制和飼喂方式上,實現了智慧調控。

“環境控制主要就是維持恆定的溫度和濕度。在小鵝剛破殼還沒有發育完全時,我們會將溫度控制在28至30攝氏度間。在飼喂方式上,為避免因飼料蛋白質含量過高導致雛鵝抵抗力低,我們進行了功能性飼料的開發,為雛鵝飼料添加抗病毒草料,如馬齒莧等,保証其健康成長。”德州學院生物物理重點實驗室講師趙興堂說,如今養鵝廠的雛鵝成活率已由最初的78%提升到了96%。

科技小院 提供支持

來自德州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研究人員,與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建成的山東平原鵝科技小院,是助力平原縣鵝產業智慧升級的重要推手。

於家峰是科技小院首席專家,在他的帶領下,近年來,團隊成員著力突破制約鵝產業發展的數智化養殖、功能性飼料開發、食品開發等關鍵技術,為當地特色鵝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和人才支持。

目前,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共有3個廠區,35個鵝養殖棚,養殖6萬隻鵝。大數據採集,是科研團隊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無論寒冬酷暑,團隊成員堅持定期現場採集數據,記錄養殖基地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各項指標,大家經常要工作到凌晨兩三點。

“我們充分發揮團隊多學科交叉優勢,不斷完善養殖數據的獲取渠道,建立了鵝健康養殖全過程數據庫,為開發智慧養殖算法和功能性飼料研制打下基礎。目前,正在開發一款攜帶多種物聯網傳感設備的機器人,將為鵝規模化養殖提供更多可復制推廣的關鍵技術。”於家峰說。

如今,人們走進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就能看見一塊大屏幕。在這一鵝產業智慧平台上,實時顯示著全國鵝存欄量、產業動態等信息,還有當前鵝棚內的監控畫面、環境參數等大數據信息。

王振武說:“2024年公司銷售額1030萬元,是2022年銷售額的近3倍。這一切,都離不開科技小院技術團隊的付出。”

“科技小院,大有可為!”於家峰說,在科技小院的帶動下,現在有越來越多國內外專家加入鵝產業研究中來。2025年,他還將帶領團隊建設一個新的鵝食品中試基地。“眼下,鵝產業還有很多技術難題需要突破。未來,我們持續加大鵝的智慧養殖關鍵技術攻關,助力產業發展,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延長產業 以鵝富農

鵝養好了,深度加工的鵝產品也在不斷改良,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春節臨近,山東天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的“老鵝農”系列產品正在熱銷,全國各地的訂單紛至沓來。

銷路火,源自口味佳。

在德州學院別爾哥羅德食品科學學院的實驗室,該院副院長張紅正在加工鵝肝。“我們採用各種調味料浸泡腌制、低溫鹵制等傳統工藝,並加入超聲波清洗等現代工藝,使原本苦、硬、腥的普通鵝肝,搖身一變,成為軟、糯、香的‘減肥鵝肝’。”張紅介紹,新研發的鵝肝產品跟傳統的鵝肝相比,脂肪含量大大下降,並且富含更多蛋白質和鐵元素。

“食品深加工是提升鵝附加值的關鍵環節。”張紅表示,經過深加工,鵝肝的售價能從每斤3元提升到28元。“我們充分發揮食品學科優勢,開發了系列特色食品。目前產品涵蓋了鹵鵝、烤鵝、手撕鵝、烤鵝蛋、風味鵝肝醬等,延長了鵝產業鏈。”

並且,這些鵝產品生產全流程都可以追溯。據介紹,每批鵝產品在發貨前,都會進行一系列檢測。在產品的包裝上,都貼有二維碼,掃一掃便能得知產品批次、物流信息、檢驗報告等,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

智慧養鵝也帶動了當地更多農民致富。養殖自動提醒系統能對農戶進行養殖全過程指導,有效降低了普通農戶進行鵝養殖的准入門檻。新建設的鵝產業交易行情數據庫,能實時分析鵝與飼草飼料行情趨勢,協助企業做銷售決策。

近年來,山東平原鵝科技小院還通過鵝產業大會、定期向農戶開展養鵝培訓等活動,培訓養殖戶2000余名,帶動產業經濟效益3000余萬元,為平原縣鵝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吳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