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變淺會影響運動員成績嗎?
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在巴黎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中國選手潘展樂以創世界紀錄的46秒40奪得冠軍,成為第一位在該奧運項目中摘金的中國人。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一夜之間,媒體紛紛將他和劉翔和蘇炳添相提並論。不說別的,光是提到這兩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人們就已知道這枚金牌多有分量。
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翔成為第一位奪得奧運110米欄冠軍的亞洲人,12秒91的奧運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2020年東京奧運會(因疫情於2021年舉辦),蘇炳添成為第一位闖入奧運百米決賽的亞洲人。
那麼,潘展樂的金牌,到底有著怎樣的含金量?泳池的深淺真的會影響比賽成績嗎?
第一位獲得奧運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的中國人
從許海峰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拿到中國奧運第一金開始,中國奧運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和突破自我的歷程。
這一次,完成奇跡的是潘展樂。比賽開始后,他展現出極佳的狀態。本來,他的強項是后半程,但這次比賽的前50米,他僅用時22秒28,領先所有對手。后50米,他更是甩開各路好手,以較大的優勢奪冠,並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的世界紀錄。
當地時間7月31日,潘展樂在比賽后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男子100米自由泳(長池)世界紀錄。根據國際游泳聯合會(簡稱國際泳聯)的規定,標准游泳場地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池(50米),一種是短池(25米)。
除了世界杯短池游泳賽(FINA Swimming World Cup)使用短池之外,其他的比賽基本都使用長池,比如奧運會、世錦賽和亞運會的游泳比賽。
此次奧運會,潘展樂不僅成為第一位獲得奧運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的中國人,也成為時隔92年之后第一位獲得該項目冠軍的亞洲人。
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者中唯一的亞洲人
與奪冠本身相比,更讓人震撼的是潘展樂又將世界紀錄縮短0.4秒。
今年2月的多哈世錦賽,在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潘展樂在第一棒游出46秒80的成績,打破了由羅馬尼亞天才波波維奇保持的世界紀錄(46秒86)。
2024年2月15日,冠軍中國選手潘展樂在頒獎儀式后留影。當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2024年世界游泳錦標賽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中國選手潘展樂以47秒53的成績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雒圓 攝
不到半年,潘展樂就又刷新了自己的世界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在男子100米自由泳的世界紀錄歷史中,潘展樂是唯一的亞洲人。從1905年的1分05秒8,到潘展樂的46秒40,該項目一共產生了50次世界紀錄,主要以歐美選手為主。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連韓國的解說都忍不住為潘展樂的奪冠而感到激動,因為潘展樂的壯舉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亞洲人的榮光。
要知道,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項目當中,亞洲人一直是“弱者”,也時常被歐美選手看衰。
為了實現在這個項目上的突破,亞洲人一直在努力嘗試沖破人種的局限和認知的偏見。而在這股潮流當中,中國人起到了關鍵作用。
2014年仁川亞運會,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寧澤濤以47秒70的成績,擊敗韓國名將朴泰桓奪得金牌,成為第一位在該項目上游進48秒之內的亞洲人。
去年9月的杭州亞運會,潘展樂以46秒97的成績,奪得男子100米自由泳的金牌,成為第一位在該項目上游進47秒的亞洲運動員﹔
今年2月的多哈世錦賽,他第二次游進47秒之內,並打破世界紀錄﹔
今年4月的全國游泳冠軍賽,他以46秒97的成績奪冠,第三次游進47秒之內﹔
加上這次的巴黎奧運會,他以破世界紀錄的46秒40奪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在7月28日進行的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擔任首棒的潘展樂游出46秒92直接創造了男子100米自由泳新的奧運會紀錄。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潘展樂已經五次游進47秒之內。
而且,必須要說的是,到目前為止,歷史上僅有5個人曾在該項目上游進47秒。
當地時間7月27日,中國隊第一棒選手潘展樂在比賽中。中國隊獲得第四名。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泳池變淺真的會影響運動員成績嗎?
賽后,談到自己創紀錄的表現時,潘展樂提到了一個比賽的難點:泳池比以往要淺。
本屆巴黎奧運會,泳池的深度為2.15米,雖然比國際泳聯的最低要求2米要深,但卻比裡約和東京奧運會的3米標准要淺得多。
前5天比賽,本屆奧運會的游泳項目隻誕生了一項世界紀錄。同樣是前5天,東京奧運會的游泳項目創造了六項世界紀錄,裡約奧運會則創造了八項世界紀錄。
有的人憑此斷定,泳池變淺拖了運動員的后腿,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當泳者跳入泳池,並奮力游動時,會自然產生向外輻射的波浪。其中一些波浪會沿著泳池表面傳播,並被邊緣的排水溝阻尼(阻尼是指搖蕩系統或振動系統受到阻滯使能量隨時間而耗散的物理現象)。
其他波浪則會向下傳播,並從泳池底部反彈,返回到水面,形成湍流。湍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減慢泳者的速度。首先,它會使泳池表面波濤洶涌,從而擾亂泳者的節奏,並降低他們的速度﹔其次,湍流會消耗泳者的動量,從而增強水阻力的作用,就相當於水的運動“吸走”了泳者的速度。
“慢池”理論(The Slow Pool Theory)認為,水池越淺,反射回水面的波浪就越多,從而產生更多湍流,使泳者的速度變慢。但負責建造巴黎奧運會泳池的建造商明確表示,從技術角度講,這次的泳池沒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慢池”理論也確實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從池底反射的波與穿過水面的波,有著很大的不同。水面之下的波,本質上是因水壓差異而產生的聲波,而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1500米。
在2.15米深的泳池中,聲波從底部反彈並返回到水面需要不到3毫秒的時間,而在3米深的泳池中,則需要4毫秒。這種在傳播時間上的毫秒級差異,對泳池表面湍流的產生的影響,可能真的微乎其微。
不過,話說回來,水的深度也確實會影響表面的波浪。淺水中的表面波浪傳播速度較慢,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海浪在接近海灘時,會變得堆積和破碎。因此,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泳池表面掀起的波浪的速度,比3米深的泳池中的波浪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但頂尖運動員可以通過調整游泳速度,創造出波長接近自己身體長度的波浪,將自己置於兩個波峰之間,有效地“沖浪”。這種臨界速度被稱為“船體速度”,在帆船運動中廣為人知。對於優秀的中長距離游泳運動員來說,以自己的“船體速度”游泳可以節省體力,幫助他們贏下比賽。
上方的人是以“船體速度”游動,下方的人是以超過“船體速度”的游動。圖片來源:Swimming Science
當然,不管怎樣,水池變淺的影響,對每一位參賽者來說都是一樣的,因此也就不存在不公平的情況。
正所謂,強者從不抱怨環境。即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潘展樂依然創造了歷史,這足以証明他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頂尖水平上。
潘展樂接受採訪時提到:游得快就不會被浪影響。
作為奧運會上極具觀賞性的項目,游泳就像是人類挑戰極限的絕佳縮影。根據數據統計,東京奧運會上,有四分之三游泳項目的成績,要比北京奧運會更快。而且,在過去10年中,游泳世界紀錄被打破的次數,要比奧運會田徑比賽多出43%。
這恰好印証了奧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挑戰自我的極限,打破不可逾越的障礙,不僅是運動員的本能,更是運動員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體育記者楊凡
審核:武漢體育學院教授馬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