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那些把智能手機換成“傻瓜機”的人,真的更快樂了?

2024年07月23日09:21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如果現在把手裡的智能手機換成隻能打電話、發短信的傻瓜機(Dumb Phones),你能想象自己的生活會變成怎樣嗎?

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這種生活無法想象,然而,有些人卻選擇過上了這樣的生活。根據外媒近日報道,很多民眾開始告別智能手機,用起了那些僅有通話和短信功能的傻瓜機。很多數碼媒體紛紛為人們推薦“2024年最佳傻瓜機”,這儼然成為一股新時代的逆流。

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做出這樣的生活選擇,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手機過度使用,到底有多普遍?

早在2013年,就有研究者將這種與電子產品劃清界限的做法定義為“數字排毒(Digitally Detox)”,指的是一個人一段時間內避免或減少使用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以此來緩解壓力或專注於現實世界中的社交聯系。

智能手機是我們與互聯網世界連接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如今我們很多人都表現出了手機過度使用的傾向。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在2022年發起的調研顯示,24.9%的受訪消費者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長超過10小時。其中,重度使用(每日10~15小時)的用戶佔比為21.1%﹔3.8%的用戶每日手機“不離手”,使用時長超過15小時。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智能手機消費趨勢報告03》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智能手機消費趨勢報告03》

雖然我們如今很難想象離開了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生活是怎樣的,但很多心理學研究都發現,互聯網和手機的過度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瑞典的一項針對4156名20~24歲年輕人在長達一年的隨訪研究中,調查了手機使用頻率和心理健康風險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與低手機使用頻率的人相比,高使用頻率的人在睡眠障礙和抑郁症狀上的得分更高,同時感知到的壓力水平也更高,這種壓力往往源自於他們不斷檢查手機上的消息和社交媒體的需求。

“數字排毒”,有什麼好處?

一名軟件開發者卡洛琳·卡德維爾在英國知名媒體《每日郵報》的一篇報道中分享了她使用了一段時間傻瓜機后的感受,她認為“放棄智能手機后,自己擁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人際關系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維護。”

心理學研究也發現,給我們的生活來一次“數字排毒”,嘗試2~3個星期的時間內減少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使用,能給我們的生活感受帶來明顯的改變。具體來說,有以下好處:

1、生活節奏更為輕鬆

長時間頻繁地使用手機,會讓我們的大腦接收到過多的信息,然而我們的注意力資源卻是有限的,信息過載會讓我們的注意力處於渙散的狀態。當我們開始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和頻率,我們的注意力就不會總是處在被動消耗的狀態,而是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會讓我們感覺生活是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

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參加更多的線下活動來充實生活。這些因素都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節奏更為寬裕,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體驗生活。

2、心理健康問題風險降低

手機和網絡成癮往往與心理健康問題相互作用。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臨著高度的壓力,感到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時,就會採用長時間沉迷手機和網絡的消極應對策略,以逃避現實中的不順心。由於情緒沒有得到良好的宣泄,現實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心理困擾反而會變得更為嚴重,從而形成負性循環。

減少手機和網絡的使用,一方面能夠促使我們採用更為積極有效的應對策略,主動地想辦法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另一方面,睡前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也能提升我們的睡眠質量,大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情緒也會變得更加積極,對未來更加充滿希望。

3、社會關系質量提升

盡管我們使用社交媒體的初衷是為了增強我們與他人的社會聯系,但是心理學家認為,這會強化人們的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 out)和社會比較的傾向,我們會總是處在害怕錯過社會熱點而顯得落伍的焦慮之中,每當我們看到別人在網上晒的精致生活,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過於平淡無聊。

這些因素會讓我們越來越沉溺在社交軟件上觀察別人的生活,將越來越多的現實朋友變成網友。而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能夠增加我們出門走親串友的動力和機會,減少線上和朋友聊天的頻率,拓展我們的社交圈子。

如何數字排毒?

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本應該是讓我們生活和工作變得更為便利的工具,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的便利性也為我們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而數字排毒就是我們在便利和依賴之間找到平衡的一種方法。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應該來一次數字排毒,並且要怎麼做呢?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可能需要數字排毒的跡象:

找不到手機,會讓你感到很焦慮

無論在做什麼事情,每隔幾分鐘就要看一眼手機

長時間刷手機后,感到沮喪、焦慮或孤獨

非常在意自己發的朋友圈或微博的點贊和評論

擔心自己不刷手機就會錯過一些東西

常常熬夜玩手機

當然,考慮到目前大家的實際情況,恐怕難以做到完全改用傻瓜機或隔離互聯網,這個過程更多的是設定你與手機和互聯網的界限,以一種健康的方式來使用它們,例如:

設定限制:將社交媒體軟件的使用時間限制在每天30分鐘以內,在特定活動的時間內不碰手機,例如聚餐、睡眠前后等。

消除干擾:減少或關閉軟件和手機的通知推送,每天設定一定的時間來檢查和回復消息。

替代活動:為自己忍不住刷手機的欲望設定一系列的替代活動,例如手工愛好、打掃整理、散步運動等。

體驗記錄:定期寫下自己對於減少使用手機的感受和體驗,強化自己與手機和互聯網的界限感。

作者: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陳宇峰

審核: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楊小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孟佳怡(實習生)、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