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
網上有熱門話題稱做CT會使患癌風險增加,引發了熱議,部分網友因此感到恐慌。
流言分析:這種說法很不嚴謹。
這其實是該話題本身省略了很多關鍵信息,結果造成了誤讀。
多家媒體報道某專家稱做一次CT患癌風險提高43%,這個讓很多朋友感到很恐慌,甚至拒絕CT和X線檢查,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道理嗎?
先說結論,這個話題在傳播過程中變得過於簡略,以至於沒有交代清楚前因后果,如果仔細看看專家的詳細解讀,就知道不必為做CT恐慌。
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咱們就詳細說說。
患癌風險增加43%?我還能做CT嗎?
首先,專家提到的研究是下面這篇,2023年11月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22歲以下接受過CT檢查的青少年,而且關注的重點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此項研究隨訪了近100萬名22歲接受過CT檢查者,經過統計分析,研究者認為証據表明兒童CT檢查增加了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風險。而研究者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讓大家都別去做CT檢查,而是要提醒兒科醫生更審慎地考慮CT檢查,以及要對CT檢查的劑量進行優化,以降低小患者的風險。
事實上,這次受訪專家講得也很全面了,隻要你以“CT”“患癌風險增加43%”等關鍵詞進行搜索,找到一篇稍微詳細一點的報道,你就會發現專家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
實際上,關於輻射怎樣才會傷害人體,也已經有大量的科普,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像CT、X線這樣的醫學檢查,會利用電離輻射成像,但是對普通人來說,隻要劑量沒有超過100毫西弗/年,就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而像一次普通的X線檢查,輻射劑量隻有約1.2毫西弗,而一次局部的CT平掃,劑量通常也只是 X 線檢查的幾倍而已。因此,如果只是例行體檢或因診療需要偶爾做一次的話,輻射劑量並不會超標,不必擔心。此外咱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本身就存在著微量的天然的輻射,對此咱們既躲不開也沒必要躲,因為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
其實如果只是討論還能不能做CT,到這兒已經可以下結論了,但是這裡咱們還可以再更深入地做一點探討。
CT引發公眾焦慮,發生了什麼?
這個話題確實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甚至還有人因此對CT檢查心生厭惡,心生恐懼,不願意去做該做的CT檢查,更有甚者,連普通的X線檢查都不想做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專家們說得不夠准確嗎?這項研究使用了近100萬樣本,很多醫療工作者不懈努力,追蹤了很長時間得出了這個結論,並且經過了同行評議,要推翻這項研究的結論,恐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該項研究也明確指出了,研究目的是讓兒科醫生,在給孩子做檢查的時候,要更慎重地考慮CT的使用,范圍限定得非常清晰。
而且,隻要你去看了詳細報道,就會發現專家講得非常全面,不僅介紹了這項研究的背景,還強調了輻射傷害和劑量的關系,也說了正常按需檢查並不用擔心和焦慮,並提到某些肺癌高危人群可以定期做胸部低劑量CT來篩查。而且受訪專家談到CT可能的風險,更多的是為了勸阻那些稍微有點咳嗽就想做次CT看看的患者——明明有更便宜和輻射更小的檢查。
是媒體報道有問題嗎?媒體有責任把一些新的研究,還有一些專家的見解傳達給大眾。媒體也需要把精簡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放在報道的最前面,標題裡面還常會省略掉一些看起來不那麼重要的因素,隻突出最重點就能抓人眼球的詞句,短視頻也是如此。很多社交平台的運營人員思路也類似,肯定會選最簡短勁爆的結論當作話題。當然,這也是當下相關行業的日常操作,也許不應苛責。
那麼是老百姓理解有誤,因為不了解相關知識自己嚇自己嗎?更不是了,試問有誰不關心自己的健康呢?只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每個人再去學醫。而且我們時間都很有限,不可能看到一篇報道就去查論文。對大多數朋友來說,可能更多的是看到個抓人眼球的大標題,點進去匆匆掃一眼就翻下一條或者去忙自己的事了。而大家越忙時間越緊,媒體就得把內容做得越簡短有力,標題起得越聳人聽聞,這樣才有人看……
壞消息是,這種現狀恐怕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好消息是,如果我們了解該如何正確看待新聞報道中的健康風險,就能減少一些焦慮。
你眼中的風險vs真實的風險
現在人們都分外關注自己的健康,對任何可能危及健康的事都非常敏感,但很多情況下是沒必要的,以下兩條建議,有助於幫大家減少焦慮:
1、區分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
關於風險,特別是醫療健康方面的風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區分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二者怎麼區別?舉個例子,假設某種疾病發病率為1例/萬人,這就是所謂的絕對風險。如果后來我們發現某種因素能讓這種病的發病率變成2例/萬人,那就可以說某種因素讓該病風險提高了100%,這就是相對風險。
比起每萬人多了1例,顯然風險提高了100%看起來更嚇人,盡管聯系上下文他們其實是一回事。而前文中提到的關於“患癌風險增加43%”的研究,結論之一就是每10000名接受CT檢查的兒童,預計有1-2人會在之后的12年內,因輻射暴露,患上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看到“1-2 人/萬人”“12 年”,是不是感覺好像沒那麼嚴重了?
其實很多健康風險都是如此,如果知道了它實際上隻會讓每萬人中增加一例患者,我們作為個人可能就不會因此過於焦慮。但對醫學專業人士來說,從宏觀上來看發病率百分比稍有變動,再乘以龐大人口基數,背后可能就意味著成千上萬條人命,因此他們才更需要仔細研究到底發生了什麼。
2、弄清到底是什麼人得了什麼病
先簡單對比一下極度簡化后的熱搜話題和專家的解釋。
一眼看過去,我們就能發現少了太多的信息。原來的研究明明聚焦在特定人群的特定癌症上,把關鍵信息省掉之后,就成了“所有人做CT后患癌的風險都會增加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流量密碼”吧。
因此對於疾病風險,特別是癌症領域的信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癌跟癌不一樣,同一種癌不同分期不同病情又不一樣,而不同的人群的風險,往往也有區別。類似的,部分癌症篩查,往往也隻推薦相應的高危人群去做,非高危人群去做意義不大。所以咱們千萬別看到個“癌”字就高度緊張,自己對號入座,平添焦慮。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醫學,所以我們更需要專業人士和專業的媒體,來幫我們澄清細節。
一方面媒體在報道內容的時候要詳實。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報道的就算是事實,但報道方式、詳略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讓我們隻記住了聳人聽聞的標題,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細節,而這可能讓我們增加焦慮,甚至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健康決策。
作者:丁崝
審核: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唐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