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斑海豹的“暖心驛站”

徐譚
2024年06月08日07:1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長山列島海域礁石上晒太陽的斑海豹。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長山列島海域礁石上晒太陽的斑海豹。本報記者 徐譚攝/光明圖片

“突突突”,伴隨著發動機的震響,一艘科考船劃破山東蓬萊北長山島平靜的海面。

山東大學教授祝茜站在船頭,仔細掃視著海面。受廟島群島海豹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委托,今天,他要帶隊調查這片海域的“萌獸”斑海豹。

“看!前面水裡有,礁石上還趴著幾頭……”透過照相機的長焦鏡頭,幾頭正在礁石上晒太陽的斑海豹躍入記者視線。深灰色皮毛夾雜斑點,幾乎與礁石融為一體:若非不時扭動幾下渾圓的身體,用前肢拍打拍打肚皮,僅憑肉眼,還真不容易認出它們。

“可以停船了!”在距離礁石數十米處,祝茜請船長關閉發動機,任由科考船隨波漂蕩,“斑海豹對聲音非常敏感,要在不造成驚擾的情況下識別種群個體,記錄其自然行為,為保護工作提供依據。”祝茜說。

“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進行繁殖的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具有洄游習性。”祝茜告訴記者,每年冬季,它們都會造訪渤海,在遼東灣繁衍生息,3月下旬至4月下旬離開渤海灣時,順道在長島海域覓食棲息,裸露的島礁便成為斑海豹休憩的“驛站”。

“驛站”拿什麼招待這些“貴客”?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吳忠迅介紹:長島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分布著各種蟹類、貝類和魚類,能為斑海豹提供充足食物。

“斑海豹可是咱保護區的旗艦物種。”順著吳忠迅的手指方向,核心區外圍設置了圍欄、警示標識,禁止任何船隻和人員進入。為確保斑海豹吃得好、住得安,保護區配備了專門的設備和人員,24小時監測管護。難怪,有幾頭斑海豹發現這些“暖心驛站”后,干脆“定居”下來,不走了。

日頭漸漸升高,礁石上斑海豹的體色由深灰變成了淺灰。“斑海豹全身生有細密的短毛,被海水浸潤后緊貼皮膚,看上去顏色會深一些﹔待皮毛晒干蓬鬆后,顏色自然就變淺了。”祝茜解釋。

出海作業的漁船很快多了起來,但不約而同地,大家都繞著海豹礁走,為的就是,“不驚擾在這裡小憩的貴客們”。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