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猩紅熱進入高發期,這些知識要了解

劉宗文
2024年06月04日07: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提醒:猩紅熱進入高發期。猩紅熱是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當孩子出現發燒、咽痛、皮疹等症狀時,須盡快就醫。

  什麼是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高熱、咽痛、皮疹、疹退后脫屑為主要表現,多以普通型和輕型病例為主,死亡病例極少見。猩紅熱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我國以5—6月、11—12月多見。

  猩紅熱是怎麼傳染的?

  猩紅熱潛伏期一般為1—7天,平均2—5天。患兒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被病原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食物等傳播,還可通過受損的皮膚感染。若起病時及時給藥,在開始治療24小時后即不再具有傳染性。

  哪些人容易被感染?

  人群對猩紅熱普遍易感,3至9歲兒童高發,成年人一般不易發病,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合並病毒感染者、孕產婦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風險高。由於易感人群較為集中,猩紅熱疫情多發生在托幼機構和小學。

  猩紅熱有哪些臨床表現?

  高熱:一般可達38攝氏度以上,體溫上升期患兒可能會出現畏寒、精神差等表現。

  咽峽炎:表現為咽扁桃體發炎、化膿。

  草莓舌:舌充血、舌乳頭紅腫,形似草莓,稱為“草莓舌”。

  皮疹及疹退后皮膚脫屑:皮疹是猩紅熱最重要的症狀之一,一般在發熱后的24小時內出現,從耳后、頸部、上胸部蔓延至全身,6—9天消退。

  猩紅熱可怕嗎?

  猩紅熱並不可怕,患兒大多為普通型,病情較輕,預后良好,少數患兒有加重的可能。抗菌藥物早期使用、劑量足量、療程足夠,一般不會合並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嚴重並發症。

  如何診斷猩紅熱?

  病原檢測主要通過採集咽拭子進行細菌培養,或採用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檢測。

  如何治療猩紅熱?

  使用青霉素類、頭孢類抗生素可以輕易將A族鏈球菌殺死。一旦確診為猩紅熱,要遵醫囑規范用藥,一般預后良好。及時規范的治療可以縮短疾病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也可減少心肌炎、肺炎、腦膜炎、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嚴重並發症的發生。

  如何預防猩紅熱?

  目前,尚無有效的猩紅熱疫苗,預防該病應以加強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為主。

  及時就醫:在高發季節,尤其是周圍出現猩紅熱患者時,家長要密切關注兒童的身體狀況,一旦發覺兒童出現發熱或皮疹,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通風和消毒:患兒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患兒使用的食具應煮沸消毒﹔用過的手絹等要用開水煮燙。患兒痊愈后,要進行一次徹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等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戶外暴晒l—2小時。

  加強學校衛生:在猩紅熱流行期間,托幼機構及小學要認真開展晨、午檢工作,發現可疑者應請其停課、就醫和隔離治療。患兒接觸過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來蘇水擦拭消毒。保証室內做到充足的通風換氣,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潔,如果發現病例,應及時對病例接觸的物品進行消毒。

  做好個人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猩紅熱流行期間,注意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均衡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作者為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張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