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形機器人加速商業化落地

本報記者 王政
2024年05月29日07: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3年12月29日,“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上市。身高1.7米的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手執紅錘,與公司創始人一起在港交所敲響開市鑼。

2024年3月,華為雲與深圳樂聚機器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華為盤古大模型、開源鴻蒙操作系統將與樂聚自研“夸父”機器人本體研發與制造能力優勢互補。

4月27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台“天工”。可平穩通過斜坡和樓梯,敏捷應對磕絆、踏空等情況,還能以時速6公裡穩定奔跑……身高1.63米、體重43公斤的“天工”正式對行業開發者開放。

5月15日,上海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發布“OpenLoong”全球首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

浙江湖州市南太湖新區的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對人形機器人進行調試。   黃洋洋攝(人民視覺)

浙江湖州市南太湖新區的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對人形機器人進行調試。 黃洋洋攝(人民視覺)

這兩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人形機器人產業熱度不斷走高。國內多家初創公司發布了雙足人形機器人產品,不少地方政府部門出台了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去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當前,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基礎核心技術取得了哪些突破?產業落地還需應對哪些挑戰?記者採訪了專家和行業企業。

產業熱度持續走高,有望成為萬億級“藍海”

全身自由部位最多達54個,可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穩健上下坡,還能抗沖擊干擾﹔負重深蹲突破145千克,還可靈活做出一字馬、跳躍、旋轉、劈叉等舞蹈動作﹔不僅能根據對話內容,實現握手、接待、引導帶路等功能,還能唱歌跳舞、在課堂裡“傳道授業”……走進2024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廣東、四川、上海等主題展館,精通“十八般武藝”的人形機器人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人形機器人是先進制造業的集大成者。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會帶動機械、電子、傳感、軟件、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端產業的共同發展。”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周劍認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人形機器人更加靈活、智能,可以替代制造業環節更多繁重、枯燥的工作崗位,可有效緩解制造業用工等問題。

《意見》明確提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已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發展研究》顯示,2023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入爆發期,產業規模增長至39.1億元,同比增長85.7%﹔預計2024年、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將持續高速增長,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根據高盛的預測,在技術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況下,2025年至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復合年均增長率可達94%,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1540億美元。更樂觀的預測提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大爆發的當下,人形機器人極有可能實現超預期增長,下一個萬億級“藍海”已呼之欲出。

從制造業起步,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年初,合肥蔚來工廠總裝線多了一位特別的“實習生”。它可在行進中輕鬆完成車輛車門鎖質檢、后車燈蓋板質檢,還能停下來伸手進車進行安全帶檢測,高精度柔順貼車標……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首次工廠實訓的視頻一經發布,便技驚四座。隨后,眾多車企紛紛向優必選發出邀約,希望能夠邀請Walker S來自家工廠實訓。

“不要以為企業只是想嘗嘗鮮,已經有車企拿出了詳細的採購規劃。”周劍給記者算了筆賬,相較於自動化率達到90%甚至100%的沖壓、焊接和涂裝三大工藝,汽車總裝生產線的自動化率不到30%。當前,工業版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在4萬至5萬美元,特斯拉宣布人形機器人Optimus大規模量產后,售價可降至2萬美元,而一名整車工廠總裝車間的成熟工人年薪在18萬至20萬元。“如果買一台機器人的費用低於一名工人的年工資,這個應用場景就一定能夠得到推廣。”周劍說,汽車制造業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的先導產業。

商用服務場景同樣是人形機器人快速應用的市場,優必選首批人形機器人Walker X已落地沙特NEOM新未來城,成為第一代大型人形機器人“市民”,提供智能化服務。

《意見》提出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重點場景:面向惡劣條件、危險場景作業等需求,打造特種應用場景下高可靠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聚焦3C、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打造人形機器人示范產線和工廠﹔拓展人形機器人在醫療、家政等民生領域服務應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農業、物流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

在達闥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黃曉慶眼中,人形機器人未來最大的應用場景還是家庭服務。“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台人形機器人可以輕鬆完成陪伴、看護、家務等工作,而售價隻有30萬元左右,與一台高端新能源汽車相當,你會不會購買一台?”黃曉慶說,從2015年人形機器人研發之初,達闥的目標就是讓家庭保姆機器人早日進入尋常百姓家。

發揮政策、產業、應用優勢,搶佔發展制高點

整潔的車間裡,29個智能裝配工作站整齊排布,工作站旁,6台工業機器人正在進行行星齒輪減速機、伺服控制器與通信接口模塊的精密組裝……在位於上海閔行區馬橋鎮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的達闥機器人5G智能工廠,最快隻需30秒,集通信、計算、傳感於一體的機器人智能柔性關節便自動裝配完成。

“得益於‘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智能技術的加持,工廠可同時生產超過10個不同型號的人形機器人關節,最大設計年產能100萬台。”工廠相關負責人張磊介紹,達闥機器人不僅開發出海睿雲端大腦機器人操作系統,提出雲端機器人架構並成功實現了產品商業落地,還突破了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標准化、集成化及產業化等方面局限,通過大批量自動化生產,降低了人形機器人行業進入門檻。

在優必選深圳總部,周劍指著手機中一張人臉照片讓記者辨認“真偽”。“這是穿戴上優必選自研電子皮膚的人形機器人模型。”周劍介紹,經過多年深耕,優必選已經在伺服驅動器、運動控制、計算機視覺、定位導航、語音語義、機器人軟硬件設計等核心技術領域深入布局。截至2023年底,優必選擁有全球授權專利超2100項,其中逾400項為海外專利,發明專利佔比超過50%。

去年底,人民網研究院發布《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分析報告》顯示,近10年,我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上實現了從落后到跟跑乃至領跑,人形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和有效專利數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當前,人形機器人已迎來產業爆發期。賽迪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也提出,當前產業面臨著技術與產品成熟度不高、規模化制造與維護難度較大、高價值應用場景有局限、商業化落地較難等問題和挑戰。

“人形機器人批量生產所涉及的制造成本、供應鏈穩定、技術交叉融合等問題,背后是一個個系統性工程,並非單個產業參與者能夠解決。”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認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需要凝聚產業共識、加強頂層設計。賽迪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所長王昊認為,整機企業通過產業鏈整合,盡快研發生產出有應用價值的產品,有助於打通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推動上下游互融共生、利益共享。

“在大模型領域奮起直追的中國,完全可以發揮制度優勢,通過制定前瞻性、操作性強的產業政策,協調產學研用等上下游產業鏈資源,盡早解決行業共性關鍵和底層基礎問題。”優必選科技首席技術官熊友軍認為,2023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積極探索與人工智能、新材料、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發展,大大提速了“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創新進程,“建議相關部門研究出台支持和鼓勵企業使用人形機器人的相關政策,培育人形機器人市場,發揮我國市場體量的巨大優勢,助力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下好‘先手棋’、搶佔制高點。”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9日 18 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