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結構

2024年05月30日07: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據新華社電  (記者魏夢佳)冰的表面結構如何,何時開始融化、如何融化?這些問題困擾科學界已久。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簡稱輕元素平台)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國產qPlus型掃描探針顯微鏡,在國際上首次“看到”冰表面的原子結構,並揭示其在零下153攝氏度即開始融化的奧秘。該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冰表面是多種自然現象和大氣反應發生的重要媒介,對冰的形成、大氣平流層中臭氧分解及雷雲帶電現象等均具有顯著影響。但因缺乏原子尺度實驗工具,科學界對冰表面結構的基本問題一直未有明確解答。輕元素平台特聘研究員田野介紹,團隊利用qPlus型掃描探針顯微鏡,開發出可分辨氫原子和化學鍵的成像技術,實現冰表面水分子氫鍵網絡的精確識別和氫原子分布的精准定位。探測發現,冰表面結構同時存在六角密堆積和立方密堆積兩種排列方式,且拼接堆砌形成穩定的網絡結構。

  研究還揭示了冰表面預融化機制。冰表面常在低於零攝氏度下開始融化,該現象被稱為冰的預融化。輕元素平台負責人江穎教授介紹,受研究工具所限,科學界一直無法獲得准確原子尺度信息,圍繞冰表面結構和預融化機制的爭論因此持續了170多年。國際研究普遍認為,冰表面發生預融化的溫度在零下70攝氏度以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孫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