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吃小龍蝦戴了手套,為啥還是滿手油?

李米
2023年06月20日08:2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夏天的晚餐,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夜市來一頓麻辣小龍蝦。戴上手套,揪下蝦頭,雙手前后捏住小龍蝦的身體,向外一拉,一尾美味的蝦肉就這樣露在你面前……接著,把它送進嘴裡,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來。不過,讓人煩惱的是,每次大快朵頤后才發現,即使戴了塑料手套,還是會吃得滿手油。難道是手套質量不過關?其實,還真不一定。

手套為何防不住油

對於有些手套而言,無論質量是否過關,“防不住油”都是注定的。秘密就藏在它們的制作材料裡。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手套主要分為三類:乳膠手套、PVC 手套和 PE 手套。乳膠手套好理解,材料一望即知,但它的造價相對較高,往往用於醫療、美容等行業,做小本生意的外賣店是不太可能贈送的。PVC手套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價格是下來了,但它的耐熱性低,而且在制造過程中,為了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廠商多會添加對人體有危害的增塑劑,同樣不適用於食品領域。PE手套,就是我們吃小龍蝦時用的一次性塑料手套,其實是以低密度聚乙烯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為主要原料的聚乙烯(polyethylene,簡寫 PE)手套,這一材料對人體安全,同時也很便宜。

然而,PE手套雖然有了安全性和便捷性,但奈何它防不住食物上的油脂。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們要先引申出一個概念:極性。簡單來說,世界上的任何物質都由分子構成,也都有著“極性”。若分子的內部電荷分布不均勻,就是極性分子﹔若電荷分布均勻,就是非極性分子。

物質之間會根據極性是否相同而表現出“同性易溶,異性難溶”的特點。以最常見的水和油為例,水分子對外顯示出較強的極性﹔油脂大多由非極性分子組成,對外不顯示極性,也就是非極性的。水油混合在一起之后,相互之間顯示出明顯的排斥力。這也就是為何水與油倒在一個瓶子裡無法混合在一起,且過一段時間就分層了。

PE手套的主要材料聚乙烯也是非極性的,自然和水各自不粘連,可以達到防水的目的﹔但是與油脂接觸的時候,由於“相似相溶”原理,油脂會導致聚乙烯材料開始發生溶脹。

再者,聚乙烯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呈現“鏈式”,這些主鏈上還會有支鏈“支棱”出來。低密度聚乙烯(LDPE)分子結構上支鏈較多,長短不一的支鏈影響了主鏈大分子排列的規整性,造成主鏈堆砌不緊密,之間的空隙較大。聚乙烯材料在油脂的環境中發生溶脹的時候,油脂分子向聚乙烯的大分子結構中擴散,就很容易首先穿透過這些空隙,滲到手上。大分子溶脹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所以大家往往會發現是過了幾分鐘或者上十分鐘之后,油脂才會滲入到手上的。兩個因素一結合,PE手套防不住油也就順理成章了。

PE手套安全嗎?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有一個疑問:既然防不住油,為何還要戴呢?有沒有想過,PE手套防的也許不是油脂,而是手上的細菌。要知道,我們的手會沾上很多細菌,但是很多人卻沒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有些人可能會說“我洗了啊”,但很多時候可能洗的並不標准,就只是隨便沖沖水,這樣很容易把細菌帶進嘴裡。

一次PE手套就能隔絕手上的許多細菌,防止“病從口入”,這就和熟食店的店員們拿取食物時佩戴手套是一樣的。雖然油會透過手套沾到手上,但是細菌卻無法穿過手套,因此可以保証安全衛生。

另外,也無須過於擔心PE手套本身的安全問題。PE手套的主要材料聚乙烯是無毒無害的,只是在制作過程中也許會添加一些二氧化硅。但手套中的那點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這不代表著你可以完全放心使用。除了認准正規商家之外,還要注意它是否有破損。由於材質和造價的關系,PE手套沒有延展性,也比較單薄,如果長期使用很容易就會破損,細菌不知不覺間就在手套和食物間循環了。

審核: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產業研究部咨詢工程師宋立丹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