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食物相克是真的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邱澤武
2022年08月08日09:21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朋友圈經常有一些“食物相克” 的傳言,比如“豆腐、蜂蜜同食致耳聾, 海帶、豬血同食會便秘,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芹菜、兔肉同食脫頭發,番茄、綠豆同食傷元氣”等。

人們聚在一起,也常常討論這個話題。不僅如此,還有人精心制作了“食物相克圖”,不少老年人將它拿回家貼在廚房裡,指導日常烹飪。筆者在臨床上也碰到過,說吃了某某食物組合后自行網上查詢,擔心食物相克的案例。

食物相克的說法科學嗎?

目前,食物相克的資訊泛濫,但關於食物相克機制的解釋比較雜亂,因此食物相克又受到廣泛的質疑。有學者通過查詢中醫書籍和文獻,沒有發現可靠的依據來說明食物之間“相克”,反駁的依據倒是較多。還有科研人員用蟹肉模擬人體內部環境進行試驗,發現蟹肉中的有機砷沒有變成有毒的三價無機砷。試驗中檢測到的無機砷,是原來就存在蟹肉中,不是加入西紅柿后生成的。即便生成這些無機砷,也遠遠不會導致人中毒。蘭州大學醫學院曾招募 100 多位志願者同時食用西紅柿和蟹肉,結果無一位出現中毒症狀。

食品的風險來源

危險物質既可能來自食物本身,也可能來自生產、加工和制備過程中產生或接觸的物質﹔既有可能是某種食物自身的作用,也可能是食物搭配不當而造成的;更多的是不同人群對食物的反應不同。

總的來說,生活中流傳的“食物相克”說法大都沒有科學依據,特別是人們口口相傳的食物間的“相克”更是經不起推敲。“食物相克”理論的核心無非是食物某些成分之間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然而,對於一般“毒性”物質“拋開劑量談毒性沒有任何意義”。況且,許多化學反應並不能在人體內發生。但不可忽視的是,不同人群對食材成分的過敏問題。

把關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郭樹彬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