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吸煙的人更容易感冒?警惕這4種疾病

中日友好醫院控制吸煙與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肖丹
2022年07月26日10:09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吸煙對肺的危害眾所周知,但你知道具體有哪些表現嗎?

吸煙會提高肺癌的發病風險,除肺癌以外,其他肺部疾病也都是身體向你發出的警告。這些信號,你都成功接收了嗎?

危險信號之一:更容易感冒

感冒有時可以不治而愈,這讓吸煙者忽略了更容易感冒其實是一個危險信號。

感冒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綜合征”。吸煙者更容易感冒的原因是吸煙會導致人的呼吸道結構發生變化,影響氣道的排痰能力,降低呼吸道的正常分泌功能,從而導致呼吸道的免疫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全面下降,使鼻腔難以阻擋流感病毒、細菌及灰塵的侵入。

而這些悄然發生的變化還會帶來其他的隱患。

當肺部被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流感病毒等侵犯時,會導致咳嗽和肺部出現變化,引起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對於抵抗力較虛弱的人來說,還容易出現血壓降低、汗多及心律失常、胸悶等症狀。肺部感染還可能會引起腦膜炎或心包炎等並發症,嚴重時可導致敗血症。

危險信號之二:肺結核

吸煙可增加肺結核患者的死亡風險。

對於很多人來說,肺結核並不陌生。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分枝杆菌可侵入人體全身多個器官,當侵犯肺時稱為肺結核。肺結核在我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居第2位。

有研究發現,吸煙者發生結核病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1.27∼5.00倍。患病風險與患者的吸煙量和吸煙年限明顯相關,且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二手煙暴露都會增加患結核病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吸煙是結核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可使結核病的發生風險增加2.5倍以上,全球范圍內20%以上的結核病可能歸因於吸煙。

不僅如此,多項大型研究均証實,吸煙可增加因結核病死亡的風險,對預后產生不利影響。

危險信號之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戒煙可以改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然病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的、可治療的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點的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包括長期咳嗽、咳痰及活動后呼吸困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特點,患病周期長,反復急性加重,且常伴有多種合並症,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

據統計,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人數接近1億,患病率平均為8.6%,其中70歲及以上為35.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常見慢性疾病,給患者、社會和醫療衛生系統帶來沉重負擔。

一項進行了30多年的系統研究表明,吸煙可以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風險越高。

戒煙已被証明可以減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率,延緩疾病進展,從根本上改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然病程,部分患者有可能恢復至不吸煙者的水平。伴肺功能下降的中年吸煙者如果戒煙,就有可能避免發生嚴重或致死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危險信號之四:塵肺病

塵肺病患者必須戒煙。

肺塵埃沉著病又稱塵肺病,簡稱“塵肺”,是一種肺部纖維化疾病。塵肺患者通常長期處於充滿礦物質粉塵的場所中,因吸入大量粉塵,導致末梢支氣管下的肺泡積存粉塵,一段時間后肺內發生變化,形成纖維化病灶。

塵肺是我國職業性疾病中影響面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疾病,早期常無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及咯血等症狀,肺功能減退,晚期常並發肺氣腫和肺源性心臟病。

目前,國內外有多項研究表明,吸煙是塵肺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吸煙者發生塵肺的風險明顯高於不吸煙者。此外,由於吸煙與煤塵、矽塵、棉塵等相互作用,吸煙的塵肺患者的支氣管黏膜進一步被破壞,免疫細胞功能減弱,易發生肺和支氣管感染,故肺功能損傷更嚴重,呼吸道症狀的發生率更高。

中華預防醫學會發布的《塵肺病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明確指出,塵肺患者應加強自我健康的管理能力,具體措施就包括戒煙。

以上四種疾病都是身體發出的一種信號,它既是在警告,也是在求救。

珍愛我們的身體,別讓它的呼喚沒有回音,別讓它的警告空留遺憾。讓我們拒絕吸煙和二手煙,守護生命和健康!

把關專家: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