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冷凍太長會有一類致癌物?冰箱不是"保險箱"

近多地氣溫飆升直沖35℃!有多少小伙伴囤的物資吃的不如壞的速度快?你家裡的食物是不是已經開始發霉、變質?最近有消息稱,長期吃冷凍饅頭不健康,冷凍饅頭有可能會產生黃曲霉毒素。饅頭主要原料是面粉,面粉的含水量偏高很容易導致霉菌污染,黃曲霉毒素廣泛存在於各種糧食、谷物中,黃曲霉毒素可是有致癌性和致突變性啊,饅頭長時間冷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吃了會致癌的!饅頭到底能不能冷凍儲存?儲存時最該警惕的是哪種致病菌?
冷凍饅頭超過三天會產生一級致癌物?
黃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屬中的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的。
產生黃曲霉毒素還需要具備以下環境條件:
①黃曲霉的生長溫度范圍一般是12℃-42℃,最適溫度33℃﹔
②黃曲霉產毒的適應溫度一般在24℃-28℃﹔
③適應的最低相對濕度為78% RH,最適濕度為93%-98% RH。
因此,黃曲霉毒素污染多見於潮濕、溫度相對較高的環境中。而冰箱冷凍室的溫度一般在-18℃左右,最高濕度不超過75% RH,平均濕度僅在50% RH左右,溫度和濕度都達不到黃曲霉生長的適宜條件。
另外,冷凍條件下,微生物生命活動會放緩甚至停止,基本上不會再繼續產生毒素,因此隻要饅頭冷凍前沒被污染,且冰箱也干淨的話,一般再滋生黃曲霉的可能性不大。饅頭冷藏可以防止老化變質、降低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延長保質期。相反地,室溫條件下饅頭更容易霉變,想要長時間保存饅頭,還是建議冷凍。
饅頭發霉,去掉發霉的地方還能繼續吃嗎?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很多人看到食物發霉了一點點,不舍得整個扔掉,就去掉長毛的地方繼續吃。那饅頭要是發霉了,沒長毛的地方還能食用嗎?
答案是:已經發霉的饅頭不建議食用
這是因為:很多霉菌適當條件下都會產生真菌毒素,霉菌是肉眼可見的,表面往往呈灰綠色,但是毒素卻無臭、無味、無色,肉眼無法辨別。雖然去掉了發霉的部分,但毒素可能會隨著菌絲,擴散到饅頭的其他部位。再加上饅頭本身比較鬆軟、孔洞疏鬆,更易擴散。
那加熱以后把霉菌殺死就能吃了?
答案是:也不行
黃曲霉毒素耐熱性很高,一般達到280℃以上才能裂解,普通烹飪、加熱最多200℃,達不到破壞的程度。
誤食黃曲霉毒素能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中毒,毒性主要表現在致癌性和致突變性,生理學致癌機制的研究表明:黃曲霉毒素能夠與體內DNA嘌呤殘基結合,從而造成DNA損傷,引起DNA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產生癌變。毒性相當於等量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屬特別劇毒物質,為強致癌劑。
所以如果饅頭發霉了,就別吃了,別增加安全隱患。
饅頭儲存冰箱最怕的其實是它?
我們對冰箱最大的誤解就是覺得冰箱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其實長時間使用不清理的話,冰箱裡可能會隨著食品的放入而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和耶爾森氏菌等多種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雖然冰箱冷藏層溫度也很低,細菌基本上都會停止生長,但並未被凍死。在適當條件下,仍可繁衍滋生。而且冰箱致病菌中有一種嗜冷菌,才是最應該警惕的,典型代表就是單增李斯特菌。
單增李斯特菌環境適應力很強,從2℃-42℃,無論酸性或鹼性,對營養要求也不高,能在食品冷藏溫度(通常0℃-8℃)下生長繁殖,甚至在0℃以下也能生存並緩慢繁殖。
如果不注意衛生,一旦感染李斯特菌,輕則出現發燒、惡心、腹瀉等症狀,重則誘發“電冰箱腸炎”,導致腦膜炎、敗血症、孕婦流產。所以,冰箱儲存饅頭最要警惕的就是李斯特菌,冰箱裡儲藏的食物和速凍食品,食用前必須完全加熱處理。
冰箱儲存食物還要注意什麼?
第一:定期清洗消毒
對食物接觸部位進行定期的清洗和消毒,每隔幾個月擦拭一次,包括各種層板,過濾網,從而抑制病原體的存活。還要定期消毒,用稀釋過的漂白劑或0.1%高錳酸鉀擦試。
第二:貯藏量不宜過多
堆放要留有空隙,以免影響冷氣循環。
第三:生熟分開
存放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熟食應進行密封存放,以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第四:吃之前務必完全加熱
盡量少買,現吃現買。盡量避免剩飯剩菜,吃剩的菜放涼后再存入冰箱,下次食用前必須徹底燒透,以殺滅病菌。
第五:這些食物不宜放冰箱
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放入冰箱可能會被凍傷,導致表皮變黑﹔蜂蜜放入冰箱,可能會出現結晶,影響口感。
冰箱雖然不是“保險箱”,但在保質期內的饅頭放冰箱冷凍沒有問題。隻要平時生活中注意冰箱衛生,做好以上幾條就不必太擔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