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熬夜,耳朵突然聾了?有這些壞習慣的趕緊改

最近,一女子熬夜加班后耳朵突然聾了怎麼回事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
簡稱“突發性聾”或“突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一種耳鼻喉科的常見病。突發性耳聾的表現很簡單,就是突然發生的耳朵聽力下降,有些人還有耳鳴眩暈的表現。到醫院檢查,通過電測聽可以很容易發現氣骨導聽力同時下降。這些導致突聾的誘因大家要注意了。
突聾的常見誘因
1、過度疲勞
許多患者發病前有熬夜、加班等導致過度疲勞的情況,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而大腦供血不足會波及耳蝸,引起耳蝸缺血缺氧,耳蝸內的毛細胞主管聽力,非常敏感,一旦發生缺血缺氧就會引起耳蝸損傷,容易發生突發性耳聾。
2、精神刺激及心理壓力
家庭或工作突發意外變故,導致突發精神刺激,甚至過度興奮的精神刺激也可以誘發突發性耳聾。心理壓力過大,持續不能緩解也可以誘發突聾。原因可能是這些因素促使耳蝸末梢血管出現血栓或血管痙攣所致。
3、飲食因素
飲食可能也是突聾的一種因素,特別是高能量高脂肪的西方化的飲食更容易患突發性耳聾,這是因為長期進食后脂肪類物質被吸收入血液,導致血管硬化狹窄,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所致。
4、季節性因素
一般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突發性耳聾發病例會升高,這可能與季節變化引起精神情緒改變、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等因素有關。
5、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
這三種常見的全身性疾病在現代社會發病率急劇上升,這些疾病導致的動脈硬化,血液粘稠、血液高凝狀態都是誘發突發性耳聾的重要因素。
6、年齡因素
以前多數突聾患者年齡在40或40歲以上。但現在突發性耳聾有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年輕人發病佔總病例數也逐年增加。
不過,這耳聾來得這麼突然,會不會去得也不帶痕跡?想多了,並不會……
“突聾”了咋治?不要錯過這個黃金時間
突發性耳聾屬於急症,雖然臨床中觀察到突發性耳聾有一定的自愈傾向,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這麼幸運。
一般來說,患者發病后3-5天為治療黃金期,越往后,治療效果越差。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由於病情嚴重,或者治療不及時,不能恢復到發病前的聽力水平,甚至留下了終身耳鳴的后遺症。所以,這事可不能抱著僥幸心理。
那日常生活中,如何檢查自己是否有突發性耳聾的征兆呢?下面這些知識點要注意了
1、突發性耳聾發生前會有征兆嗎?
突發性耳聾除了有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以外,常常伴有耳鳴、耳悶、眩暈以及頭暈等不舒適的感覺,但每個人的具體表現有所不同。
2、突然聽力下降就是突發性耳聾嗎?
聽力下降的病因有很多,不能簡單的歸因於突聾,還需要進行相關的耳鼻咽喉內鏡、內耳磁共振、面神經功能、血液等檢查才能明確診斷。一旦感覺聽力減退,應及時就診,越早接受治療,聽力康復的可能性越大。
3、怎麼自測聽力是否正常?
使用手機或耳機輪流在左耳、右耳播放音樂,比較雙側的音量是否相當﹔將自己覺得正好能聽清的音量給別人聽,讓別人評價音量的大小。如果別人認為音量過大,或者雙耳音量感覺不同,那可能需要到耳鼻喉科做檢查了。
4、怎麼預防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不明,因此預防主要從避免誘因上入手,比如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避免過度勞累,規律作息。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保証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關鍵,平時還要避免接觸噪音,不要過長時間佩戴耳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