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腳后跟痛別大意 警惕這3種病在“惹事”

2022年06月28日14:47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日常生活中,若是鞋子穿不對,走路走多了或是站久了,出現腳疼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揉一揉、放鬆一下,隔天就能緩解﹔但若是長時間持續、反反復復的腳后跟痛,則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常見的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有三種,大家可以先對照自查一下:

1、早起第一步痛 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足部筋膜是支撐足部肌肉的彈性組織,由水、膠原纖維、彈性蛋白、透明質酸等組成。之所以筋膜會發炎,主要是它被反復牽拉,結構受傷,出現了無菌性炎症。

誘發足底筋膜炎的風險因素:

①肥胖﹔

②過度運動,尤其是跑步等運動﹔

③久穿不合腳、緩沖能力差的鞋子。比如一些人愛穿的硬底布鞋、高跟鞋等﹔

④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在堅硬的表面上﹔

⑤職業因素:比如芭蕾舞者、教師、運動員等。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特點

①腳底痛會在你早上起床腳剛落地時最明顯,但走個十來步,疼痛就會慢慢緩解,這是最明顯的特點﹔有時坐久了,在站起來走動時的前幾步也會隱隱作痛﹔

②疼痛主要發生在足跟靠內側處,也可能會在足心處﹔痛感表現為搏動性、灼熱性疼痛﹔

③部分患者會在夜間出現痛感加重的情況。

若出現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及時去醫院進行X光片等檢查。

鍛煉足底,遠離足底筋膜炎

動作一:地上放置網球或泡沫軸,腳底踩上去,緩慢地來回滾動3~5分鐘,重復2~3次,有助於放鬆足底筋膜和肌肉。

動作二:坐在瑜伽墊上,用手抓住腳趾向后牽拉,直到足底有牽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放鬆,重復5次。這個動作也有助於放鬆足底筋膜。

動作三:將一塊毛巾放在瑜伽墊上,患腳的腳后跟踩在毛巾上,用腳趾重復抓取毛巾並放開,重復10~20次,有助於強化足底屈肌。

2、針刺樣痛、活動受限可能是足跟骨質增生

足跟是我們人體的一個力量支撐點,長期承受的壓力很大,同時,足底筋膜和附著在足跟的軟組織不斷受到牽拉和刺激。而隨著年齡增大,局部漸漸會形成骨化,最終有可能會出現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一旦形成,就難以自行消失,久而久之刺激到周圍神經或者軟組織的時候,會引發疼痛。

跟骨骨質增生的特點

足跟骨質增生一般有3個特點,可自己鑒別:

①當足跟向下用力踩時,會出現疼痛。疼痛的性質較為固定和尖銳,像是針刺的感覺。用手按摩一會兒,疼痛會減輕,並出現輕微的麻木感。

②嚴重的患者,足部中央也會出現疼痛。疼痛持續時間較長,一般難以自行緩解,需要服用止痛藥。有些人因疼痛嚴重,無法正常走路。

③足跟疼痛有時會蔓延至整個足部,呈現出“晨重暮輕”的特點。患者在早上起床后,會發現足部疼痛劇烈,腳不能著地,甚至不能下床走路,而到了下午時分,疼痛會明顯緩解。

適當補鈣,預防骨質增生嚴重化

想要更好地預防骨質增生的發生,日常記住保持合理的體重﹔不要負荷過重的物品﹔避免劇烈運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同時還要注意補鈣!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骨科醫生表示,臨床上經常出現,骨質增生的病人同時也患有骨質疏鬆,也就是缺鈣狀態。所以說,骨質增生的病人是需要補鈣的。日常生活中應適當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堅果等。也可以在陽光不太強烈的時候晒晒太陽,促進鈣的吸收。如果有必要,應該適當服用鈣片。

3、足跟上方痛,警惕跟腱炎

跟腱約長15cm,一頭連接著小腿后方肌肉,另一頭連在腳后跟骨頭上。我們走路、跑步和跳躍都會使用到跟腱。如果使用過度,巨大的力量會反復牽扯,容易導致跟腱內的纖維出現勞損、細微挫傷或撕裂,從而引起跟腱發炎。

導致跟腱炎的危險因素

①長期反復高頻的跑跳運動,跟腱會反復受到牽拉刺激,局部細微的損傷炎症得不到有效的修復,累積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跟腱慢性的損傷和炎症。

②平時不怎麼運動突然猛地運動一次,就比較容易讓跟腱遭受損傷,從而誘發跟腱炎的急性發作。尤其是在鍛煉前和鍛煉后沒有進行充分熱身拉伸活動時。

③穿不適合的鞋子進行鍛煉也是引起跟腱炎的一個重要原因。

跟腱炎的疼痛特點

①症狀較輕的時候,早晨會感覺到腳后跟上方疼痛、小腿后方僵硬酸痛﹔嚴重者跟腱部位還會表現出腫脹甚至發紅。

②腳踩地、踮腳尖、跑步、跳躍等活動會誘發疼痛,或讓疼痛感加重,休息能明顯緩解。

小貼士

選擇合適的運動鞋﹔安排合理的訓練量﹔訓練前進行充分的准備,運動結束要逐漸停止,運動后要做適當放鬆活動……這些都能幫助減少跟腱受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