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之下,莫讓這些謠言再增“熱”度
夏至過后,全國多地開啟了高溫模式,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達到40攝氏度。伴隨滾滾熱浪而來的,還有謠言,包括“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強”“用空氣炸鍋做的菜致癌”“長時間戴口罩可致肺結節增大”“地球到達遠日點天氣將變寒冷”……
今天,科技日報記者就對本月新出現的謠言逐一進行盤點,幫助您撥開迷霧、尋找真相。
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強? 真相:主要與蚊子種類和個人敏感性有關
夏季除了高溫,讓人煩心的還有蚊子。有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可能就起一個小紅包,而有的人被叮咬后,就會變得慘不忍睹——因被蚊子叮咬而變成“招風耳”“臘腸嘴”“豬蹄手”的新聞屢屢見諸報道。
同樣是被蚊子叮咬,為何包的“型號”如此不同?網傳“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強”,對於這一說法不少人深信不疑,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被蚊子叮咬后,皮膚會出現風團、丘疹、瘙痒等症狀,我們常說的蚊子包是皮膚局部的過敏反應。”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劉瑞玲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蚊子叮咬人時,會將刺吸式口器刺入人體皮膚引起損傷,它會一邊刺吸血液一邊向人體“下毒”,即分泌唾液來防止血液凝固堵塞它的口器,同時這些唾液也能起到麻痺的作用,讓人難以察覺。感應到蚊子“口水”入侵后,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啟動,分泌的組胺和細胞因子會使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組織水腫,進而引起皮膚瘙痒和局部炎症反應。
“每個人被蚊子叮咬后的炎症反應程度,主要與蚊子種類和個人敏感性有關。”劉瑞玲解釋,當過敏體質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其體內會分泌大量的組胺和細胞因子,進而引發過敏反應。輕者出現風團、丘疹、血管性水腫,嚴重的還會出現全身反應。
此外,蚊子包的大小和被叮咬部位也有關系。眼瞼、口唇、手背、兒童包皮等疏鬆結締組織部位,被叮咬后容易出現水腫,蚊子包也會顯得比較大。
被蚊子叮咬后,不要拼命撓,搔抓會給局部皮膚施加機械壓力,同時也會讓血流速度加快,這些都會加重炎症反應,導致蚊子包可能變得更大。
用空氣炸鍋做的菜致癌? 真相:尚無明確致癌實驗性証據
前段時間,不少人被某短視頻平台上的一句“假如我有一個空氣炸鍋”流行語洗腦。在短視頻出現的多道使用空氣炸鍋烹飪的美食,不僅制作方便而且用油量少。一些人因此“種草”空氣炸鍋,把它奉為減脂烹調“神器”。
然而,近日網上又傳出用空氣炸鍋做的食物會致癌,原因是會產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是一種致癌物。
“在烹飪的過程中是否會產生致癌物,主要與食材、烹飪溫度以及烹飪時間有關。”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用什麼鍋做飯,隻要讓食物過度受熱,都有產生致癌物的可能。
“空氣炸鍋就像一個帶風扇的簡易烤箱。”王浩介紹道,它通過內置的熱管產生熱空氣,而后用風機將高溫空氣吹向四周,使熱空氣在封閉的空間內循環,從而使食物受熱脫水。
丙烯酰胺是澱粉在高溫、低含水量條件下產生的,一般來說,當溫度超過120攝氏度時,就會產生少量丙烯酰胺,當溫度在160到180攝氏度時,其產出量達到高峰。而這個溫度正是烤制食物和油炸食物的合適溫度。此外,含澱粉越多的食材,在高溫下產生的丙烯酰胺也越多。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王浩說,首先,丙烯酰胺屬於2A類致癌物,它對動物的致癌性有充分証據,其能否導致人體患癌,尚缺乏足夠的實驗性証據。其次,以油炸、燒烤方式烹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材時,若溫度超過120攝氏度,就有可能產生丙烯酰胺,而且烹調時間越長、食材含水量越少,產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而且從量上來對比,空氣炸鍋的加熱效率更高,食物保持在高溫下的時間更短,甚至其產生的丙烯酰胺可能少於其他高溫烹飪方式。
“我們不能拋開劑量來談毒性。”王浩表示,對普通人來說,在日常飲食中不會短時間內大量攝入丙烯酰胺。隻要正常食用,根本達不到危險攝入水平。不過,他建議大家在使用空氣炸鍋烹飪含澱粉的食材時,最好提前做一下預處理,比如在炸薯條前,用清水沖洗掉土豆表面的澱粉。同時合理把握烹飪時間,別在高溫下烹飪過久。
長期戴口罩可致肺結節增大? 真相:正常使用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目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口罩依然是大家每天的“必戴品”。前不久,網上傳出“長時間戴口罩可致肺結節增大”的說法,稱口罩中間層熔噴布系石油產品,其中的微末顆粒會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肺部,長期佩戴會導致肺結節增大。
對此,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錢曉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正常使用范圍內佩戴口罩,是不會產生微末顆粒的,更不會進入肺部。
“除了棉、毛、麻、絲、再生纖維素纖維等紡織材料外,包括熔噴布在內的很多合成纖維都是利用石油基材料制成的。”錢曉明介紹,聚丙烯作為主要的石油基材料,應用范圍非常廣泛。而制作口罩用的熔噴布,就是由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超細纖維非織造材料。
“這種高分子材料經過加工成為熔噴布后,具有一定強度和非常好的過濾性能,在正常的使用時限內,不可能產生小分子物質。”錢曉明表示,不過,聚丙烯材料不耐紫外線,經過長時間日光照射,會出現變脆、強度減弱的問題﹔其在外力的作用下,比如用手捻、搓,也可能會變成粉末顆粒。
不過,錢曉明強調,這種粉末顆粒都是以大顆粒形態存在的,很難被人吸入進肺裡。
“熔噴布口罩隻要不在太陽下暴晒,同時不超過使用期限,就不會產生微末顆粒。一般在背光的地方儲存兩年內,都是沒有問題的。”錢曉明補充道。
地球到達遠日點天氣將變寒冷? 真相:天氣的冷熱與太陽照射角度有關
近日,網上傳出這樣一則消息:從今年5月22日起太陽會遠離地球,逐漸到達遠日點,此時天氣會變得比較寒冷,這一現象將一直持續至今年8月。
目前,全國多地的高溫已讓傳聞不攻自破,不過還是有人擔心,現在的高溫只是今年夏天的“曇花一現”,未來氣溫會持續走低,真的會如此嗎?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大致呈橢圓形,但它的長軸和短軸相差不大,所以基本可以看成一個圓。”天津市天文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閻為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地球在軌道上運動時,與太陽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其處在離太陽最近的位置就是近日點,離太陽最遠的位置就是遠日點。
“無論處於近日點還是遠日點,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都差不多。”閻為國表示,當地球處在近日點時,其距離太陽1.471億千米﹔而當地球處在遠日點時,其距離太陽約1.521億千米。兩者相差0.05億千米,隻佔到地日平均距離的3.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地球在近日點和遠日點所獲得的熱量差別非常小。
人們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溫度變化,主要和太陽照射的角度有關。“地球的公轉軌道面和赤道面是有一個夾角的,每年6月22日左右,即北半球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大部分地區)距離直射點最近,獲取的熱量比較多,因此天氣比較熱﹔反之12月22日左右,即北半球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獲得熱量比較少,天氣比較冷。”閻為國解釋道。
“其實,每年1月初,地球恰恰處於近日點,此時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天,這時天氣比較寒冷。而到了7月初,地球轉至遠日點的時候,卻是北半球的夏季,天氣相對比較炎熱。”閻為國表示,可以說,天氣的冷熱和近日點、遠日點關系不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