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都有哪些隱蔽的隔離設施?六點注意事項要知道

2015年,一名女性游客在河北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白虎園區參觀時自行下車,被咬傷后死亡,2017年,一名男性游客在寧波雅戈爾野生動物園遭虎襲擊,送醫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即便是城市動物園,北京動物園有隻名叫“古古”的大熊貓,在2006-2012年期間,曾經5次把翻越隔離設施擅自闖入活動區的游客咬傷.......在這些動物園動物傷人的事故當中,主要的因素還是游客的安全意識淡漠,無視動物園的管理規定,翻越隔離設施並進入動物籠舍或活動場所造成的,當然動物園也有管理不善的責任。但是很多朋友在看了這次事故的視頻時,都會疑問:為什麼動物園沒給老虎做隔離設施呢?
動物園的隱蔽隔離設施
其實這是動物園在動物籠舍上設計的一個進步。我記得在我小時候,也就是90年代,北京動物園的猴山、熊山等籠舍都是一個“大坑”,人們站在水泥砌成的圍牆后向下俯視觀賞動物,當然還會有不文明的人投擲食物投喂動物,而猛獸、雉雞等動物大多是使用金屬制的籠網飼養。
籠網會影響游客視線,所以現在的動物園大多採用隱蔽隔離設施,也就是容易被游客忽視,不阻擋視線的隔離設施。這樣既能保証人與動物的隔離,又不影響游客觀賞,而且能夠讓人與動物呈平視視角,避免動物仰視游客產生緊張情緒。
隱蔽隔離設施在動物園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壕溝,一般壕溝可以分成干、水兩種。顧名思義,水壕溝是在壕溝中注入水,起到類似“護城河”的作用,給一般不喜歡水的動物使用,如黑猩猩、大猩猩等靈長類。
壕溝的設置則必須是科學的,比如壕溝的寬度要考慮到超過動物最大跳躍能力和最大垂直攀爬能力。V字型的壕溝一般在運動場一側是角度較小的緩坡,利於動物在意外進入壕溝時避免受傷也便於返回運動場﹔游人區一側則是角度較大的陡坡,避免動物攀爬。
干壕溝一般還會輔以其他設施如:樹段、石塊、柵欄等,比如有蹄類動物不願意在比較尖銳的石塊上行動,也很難攀爬大型的岩石,就可以在隔離有蹄類動物的壕溝邊緣布置一圈石塊。
而這次事故中,我們看到游客與白虎對峙時,白虎並未前進,而在游客與白虎之間似乎有一些細鐵絲狀的物體,這就是動物園常用的一種隔離設備:電草。
電草可以視為是一種特殊的電網,中間是一個棍,向外延伸出許多絲狀吸電線,看上去就像一棵鐵絲做的灌木,或者像一個倒置的頭部按摩器。一般動物園使用的電草都是通弱電,動物被電擊的時候並不會受到傷害,隻會有難受或者別扭的感覺。動物在闖邊界時被電多了,就會形成“這裡是邊界”的意識。在北京動物園的象舍運動場周圍,就很容易看到布設的電草。據說這種設備最初是做牲畜圍欄用的。
電草由於高度較矮、枝條比較纖細,游客不易發現,而且對於動物的傷害性較小,是很有效的一種隔離手段。正是因為鋪設了電草,在本則新聞中,白虎才沒有扑過來攻擊游人。這位游客雖然僥幸虎口脫險,但法律的制裁確是逃不掉的。根據之后的報道,該游客已經被北京大興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別給動物投喂!
跳下車跟動物“親密接觸”的危險大家都知道,可還有一種看起來不那麼危險的事情,能威脅游客的安全和動物的健康,這就是投喂行為。無論是在野生動物園開車窗投喂,還是在動物園隔著籠子投喂,游客都有被動物弄傷的危險,這個很容易理解就不多說了。
那投喂明明是給動物好吃的,為什麼會傷害它們呢?對於動物園來講,來自游客的投喂其實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首先要說明的是,國內大多數動物園的動物並不虧嘴,飼養員會定時定量的投放按照科學配比的飼料,所以我們也無需擔心動物會餓肚子。而我們投喂的零食等食物往往熱量和鹽分過高,圈養條件下動物運動量有限,會導致動物容易發胖、影響健康,所以動物園是禁止投喂動物的。
一般動物園對於游客投喂的行為,會採取隔離或勸阻的方式。
隔離一般是採用布設玻璃圍牆、架設阻攔設施以及增加壕溝距離等方式,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廣大投喂游客的智慧似乎是無窮無盡的,甚至有的游客會攜帶彈弓將飼料彈射進籠舍,或將挂面等較細的食物從隔離網的小孔塞入籠舍投喂。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勸阻,以前動物園會採取增加人力巡邏的方式,遇到有不文明行為的游客即上前勸阻。現在很多動物園增加了監控攝像頭的布設,並在攝像頭旁邊安裝廣播喇叭,一旦監控室發現有不文明的行為可以當時提醒,如果游客仍然堅持行動,監控室則會調度最近的巡邏人員前往阻攔。
誤入動物活動區怎麼辦?
在野生動物園驅車駛過動物的活動區,野生動物在車周圍漫步,確實是一幅相當愜意的景象,但風險還是很大的。多次發生的安全事故是很多野生動物園放棄提供這種游覽方式,將動物圍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在可以開車進入的野生動物公園中游覽,切記不要下車也不要開窗,才能保証安全。
另外,如果誤入或因為事故進入動物籠舍,請注意以下幾點:
1. 千萬冷靜,不要驚慌失措,別亂跑亂叫。你一跑很可能刺激對方的捕食欲望,絕大多數四足動物的奔跑速度都比我們快,所以逃跑大概率也跑不掉,而大叫有可能會刺激到動物,反而危險。應安靜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2. 不要有過於激烈的動作,慢慢舉起雙手,但不要亂揮,這樣能讓自己看起來個兒大一點,讓動物不敢輕易攻擊,然后慢慢后退,直到靠牆,不要背對猛獸。
3. 如果猛獸扑過來,不要試圖和它搏斗,因為人和它完全不同。食肉動物的肌肉結構完全是按照捕獵來演化的,我們的力量跟它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上,這時候你隻能雙手抱頭蹲下,護住頸部等重要器官避免被咬。如果猛獸是防衛性的攻擊,很可能試探性的攻擊一下就后退。
4. 可以找一個東西,比如手機一類的物品朝豹扔過去,吸引它的注意力,然后趁機后退。一個研究非洲獅的紀錄片中,有人用一卷衛生紙吸引了獅子的注意力,然后全身而退了。
5. 食草動物同樣危險。由於它們體重較大並且膽小容易受驚,食草動物在撞、頂、踢、咬人的時候同樣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傷害,所以不要做過激的動作。如果動物沒有攻擊行為應該緩行至靠牆位置或隔離壕溝中等待救援。
6. 小型動物可能會抓傷、咬傷人,如果受傷務必第一時間打狂犬疫苗。
去動物園游覽是為了放鬆和開心,如果發生了意外,我們的身心都會受傷,甚至還可能有生命危險,所以一定要文明游園,遵守動物園的規定,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這樣才是愉快的動物園之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