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摸高跳長個? 超負荷跳警惕孩子得脛骨結節骨骺炎

2022年06月22日14:22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近日,浙江杭州一對夫妻怕12歲男孩子林林長不高,便讓孩子每天摸高跳600個,堅持了半個多月后診斷出脛骨結節骨骺炎。醫生稱,這種症狀與突然大量的劇烈運動有關。事件一出引起網友熱議,都說寶寶是有苗不愁長,但過分干預孩子的身高也容易出問題。

脛骨結節是什麼?

人體共有206塊骨頭,它們形態各異,長短不同,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4大類。脛骨是長骨,位於小腿前方,膝骨下方,是大腿前面力量最強大的股四頭肌附著處,其上端向前突起,稱為脛骨結節。剛出生的嬰兒,長骨、軟骨兩端均為軟骨。軟骨是骨骼的基礎,人體在生長發育時期,軟骨不停地生長,促使骨骼不斷變長,於是個兒就長高了。

骨骺炎又是什麼?

脛骨結節也是軟骨。到了11歲前后,脛骨結節開始骨化,中央出現骨化點(醫學上稱“骨骺”),但周圍還是比較薄弱的軟骨。若這個時期下肢活動較多,強度過大,脛骨結節可能被反復牽拉撕裂,導致無菌性炎症。附近軟組織受到牽連,出現腫痛,影響活動。

在11-15歲的青少年中,脛骨結節骨骺炎患病率高達9.8%(男性11.4%,女性8.3%),尤其是那些喜愛運動的男孩發病率更高。新聞中每天摸高跳600次的林林,就符合上述情況。

脛骨結節骨骺炎所導致的膝痛多為單側,也有20%∼30%的青少年為雙側。用手按壓脛骨結節部位,會引起明顯疼痛,一般在運動停止數分鐘到數小時后好轉,再次運動還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不需要做特殊的檢查,通過詢問和檢查身體基本就能診斷。

如果為了排除骨腫瘤等小概率事件,或者了解骨骺局部損傷情況,醫生往往會輔助檢查X光片。所幸,這種病有自限性,隻要脛骨結節發育完善,全部骨化,與脛骨融為一體,炎症症狀自然消失。像林林這種情況還在疼痛發作期,要限制膝關節活動,避免跑、跳、蹦等,通過使用消炎鎮痛藥來緩解症狀。醫生稱,脛骨結節骨骺不是控制身體長高的骨骺,它出現炎症不會影響發育。

那決定人身高的部位在哪?

人的身高是頭骨、脊柱和下肢骨加起來的長度。頭骨在1歲左右就發育完全,脊柱生長周期長、增長緩慢,自然不能指望,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下肢。而下肢的長度由大、小腿的長骨決定。在長骨成熟以前,骺板不斷地向著骨干生長和骨化,使長骨不斷加長﹔長骨成熟后,骺板活動停止,自身完全骨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骺閉合”。長骨骨骺閉合后,長骨便不再生長,人也就沒法長高了。

雖然都是骨骺,顯然長骨骨骺和脛骨結節骨骺不是一回事。任何想促進長高的方法,都隻有在骨骺閉合前可能有效果。

回想起林林受傷的起因,父母是希望他能長高點。但實際上,成年后的身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一個人的身高60%-85%取決於基因。如孕期營養不良,15%-20%的寶寶出生后身高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性早熟、缺睡眠、姿勢不正確、甲狀腺、腦垂體功能低下等都會影響身高。

有研究發現,每年3-5月是“長個黃金期”,身高增長速度是夏季的2倍,兒童在5月生長最快、10月最慢。每個階段長高多少算正常呢?一般3歲以下的寶寶身高增長大概7cm/年,3歲到青春期身高增長4-5cm/年,青春期大概5.5-6cm/年,女生大約在12-14歲,男生在14-15歲,長高的周期就進入了倒計時,隨著性激素不斷釋放,骨頭生長的通道被“封死”,長高的空間也就基本消失。

摸高跳還能不能跳了?

合理運動也有明顯的好處,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強度,降低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但超負荷的摸高跳,不僅達不到長高的目的,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發育損傷。希望通過安全的運動去鍛煉身體,下面幾點很重要:

1.不要給孩子穿過緊的衣物,特別是緊箍腳踝,穿脫困難的襪子,會影響血液循環。

2.要穿抗震力強的鞋,並選擇平坦的地面。另外照顧好脊柱,平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負重壓迫脊柱。

3.如果已出現關節肌腱問題、骨質疏鬆,謹慎選擇摸高跳,可以咨詢醫生選擇沖擊力小的運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