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這麼長?新研究顯示:求偶競爭

2022年06月21日14:12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6月21日,是世界長頸鹿日。長頸鹿,可是陸地上現存個頭最高的哺乳動物!光是四條大長腿就比很多人類還要高,差不多有1.8米。腿長不代表跑得慢,在短距離內,長頸鹿可以達到35千米/小時的速度!

關於長頸鹿,你了解多少?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長頸鹿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到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

長頸鹿的拉丁名含義是“長著豹紋的駱駝”,在人們眼中,每一隻長頸鹿好像都是一樣的。但其實每一隻長頸鹿身上的圖案都是獨特的。可以說,每一隻長頸鹿身上的花紋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一隻幼年的長頸鹿寶寶可以通過身體圖案辨認誰是它的媽媽。

長頸鹿生活在干旱而開闊的稀樹草原地帶,好群居。群體的數目相差懸殊,從2 頭、3頭到40余頭,有時可達70多頭。它們的食物是各種高樹葉子和枝丫,白天的大部分時間它們都用來進食,特別是早晨和午后,它們幾乎都在吃東西。由於有長長的腿和脖子,所以它們能夠到離地面6米高的樹葉。

中國也曾有長頸鹿?

根據化石記錄發現,早期長頸鹿的祖先Canthumeryx最早出現在距今2500萬年前的北非。到了距今1400萬年前,整個歐亞非大陸都有長頸鹿科動物生活。發展到距今900萬年,外形已經很接近現生長頸鹿的步氏麟進入了如今的中國和印度北部,並在此區域演化為長頸鹿屬,於距今700萬年前左右再次進入非洲。由於氣候原因,亞洲的長頸鹿全部滅絕,非洲的長頸鹿存活下來並演化成了若干新物種。當代的長頸鹿出現在更新世(距今100萬年前)的東非地區。

求偶競爭還是取食壓力?

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這麼長?這是進化生物學的旗幟性論題。為了解釋這個問題,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了用進廢退論﹔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論。

脖子長顯然是長頸鹿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如此長的脖子也很難喝水……過去,人們主要認為它們的長脖子是為了吃到高處的樹葉,但本月初發表在《科學》的研究則不認同。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現,獬豸盤角鹿雄性間的求偶競爭,促進了其頸椎形態向變粗的方向演化﹔同時,該結果也支持了此前有學者提出的雄性長頸鹿之間的求偶競爭,直接促進了長頸鹿的脖子變長的觀點。而環境改變、取食的自然選擇壓力更可能是一種潛在的背景。

雖然長頸鹿沒有象牙和犀角,卻有許多人認為長頸鹿的大腦和脊髓可以治療疾病,長頸鹿皮能夠制作皮毛制品,甚至有些盜獵者單純為了吃肉而殺死長頸鹿。

最近30年,長頸鹿數量減少了40%,目前野生長頸鹿數量估計不足9.8萬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已將長頸鹿列為“易危”物種。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