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開關,一台小小的“火星探測車”就按照事先設定好的程序,沿著蜿蜒的“探測軌道”,在“火星大峽谷”上穿越爬升,抓取“礦石”,還要完成測算“礦洞”周長面積、數出“溝壑”條數等“探測”任務。
“呀!”隨著一聲驚呼,一台小車偏離了既定軌道,從坡頂栽了下去。“沒關系,比賽中失敗很正常,等我們回去調試一下程序再來!”四年級小學生付澤瑋抱著他的作品告訴記者。
10月15日,中關村創業大街的硬派創業空間,來自北京市各中小學的17支參賽隊伍在這裡聚集,一場“K12少年創客馬拉鬆”正在進行激烈角逐。
活動承辦方之一少年創學院創始人張路告訴記者,作為2016中關村創新創業季的一項重要活動,今年的比賽以“火星探索”為主題,以國家火星探測計劃為原型,要求小創客們通過自主設計“火星登陸”機器人,完成“火星勘測”和“火星大峽谷”兩大任務關卡。
“創辦這些比賽的意義,在於讓創客教育深入青少年,把創新的種子在廣大青少年中播散開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個喬布斯、埃隆·馬斯克會在他們中誕生。”長期致力於青少年創客教育、STEAM教育的圈內“領軍人物”、北京市景山學校信息技術教師吳俊杰對記者說。
隨著創客教育在社會上的認同感不斷加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創客比賽,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雙榆樹中心小學一名帶孩子來參賽的學生家長虞恩益向記者反映:“有些比賽根本沒有設置讓孩子動手參與制作的過程,隻有展示環節,我們甚至不能確定那些作品是孩子親自動手做的,好像就是為了比賽而比賽,為了給孩子頒獎而頒獎。”
不僅如此,現在還出現了一些為了推銷課程、售賣材料而舉辦的比賽,“隻要聽了他們的課、用了他們的材料,就能拿高分得獎,商業味兒太濃了。”帶隊來參賽的人大附中實驗小學科學教育教師田迎春告訴記者,“正因為創客教育這個領域變得很熱,也就隨之出現了一些泡沫,我們相信,時間會去偽存真,最終留下的會是真正為了推動創客教育,為孩子未來著想的人。”
針對目前這些形形色色的創客比賽,張路也談道:“我們設計比賽的核心理念就是‘去功利化’和‘公益性’,既不是以幫助參賽學生升學加分為目的,也不強制參賽選手購買材料和課程,而是注重讓學生在參賽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這次比賽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更注重實用性和開放性。”比賽裁判員、少年創學院機器人實驗室教師飛飛告訴記者,開放器材、不限形式,但需要小創客們在一整天的時間裡,在現場調試程序、改進作品,解決比賽設定的任務。
“設計比賽時,我們之所以設置了火星探索的場景,並且在設計題目的時候,有意加入了一些與人工智能算法相關的題目設計,就是要讓創客比賽不僅僅局限於一場比賽,而是要與解決科學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當前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結合起來,讓創客教育上接‘天氣’,下接‘地氣’。”張路說,“畢竟,創客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啟發孩子通過‘動手做’的過程,去鍛煉邏輯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未來,不管他們選擇從事哪一領域、哪一方向的工作,這種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張路的想法,也是國內一批致力於創客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圈內人士的共同看法。“創客教育應當是一種教育工具,它的目的最終是通過增加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北京市遠程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小學創客教育執委會秘書長鄭劍春說,“同樣,創客教育絕不應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的教學內容要與各學科相結合,語文、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地理……在各學科研究中,也可以以此為工具進行創新活動。因此,創客教育可以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性學科,充分體現了信息時代的特點。”(記者 陳瑩)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