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遠望接力牽“神舟”

——遠望號船隊海上測控任務目擊記

2016年10月19日09:5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太平洋上,遠望接力牽“神舟”

  太平洋某海域狂風呼嘯、巨浪翻滾。

  執行神舟十一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以12節航速勻速行駛。全體參試人員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駕駛室裡,儀表盤熒光閃爍,航行信息動態顯示,駕駛員時刻注意瞭望周邊海況。通信部門參試人員仔細檢查通信鏈路,確保通信暢通無阻。機電部門參試人員在50攝氏度高溫、80HZ高噪音的惡劣環境中定時巡查動力設備情況,確保水、電、空調及動力系統運行正常。

  10月17日凌晨,科技日報記者看到,燈火輝煌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指揮大廳裡,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屏上不斷變動的3艘遠望號船各種數據,靜待神舟十一號發射時刻的來臨。

  自9月下旬起,遠望5號、6號、7號3艘船陸續出航,克服台風、氣旋等惡劣海況,按時抵達太平洋預定海域,為的就是飛船飛天那一刻。

  3艘遠望號船所在海域涌浪達3米左右,它們均放下“秘密武器”——減搖鰭,船體兩側伸展出兩對“大翅膀”如同鯤鵬展翅支撐在洋面上。

  “嘀鈴鈴……一級測量部署,人員按部署就位。”長達30秒的部署警鈴再次劃破大洋上的寧靜。

  遠望7號船是飛船入軌首圈海上測控的第一站。今年7月剛剛入列,參與執行的第二次海上測控任務就是舉國關注的“神舟”號任務,壓力不言而喻。

  甲板上,USB測控天線“注視”西北方地平線、火箭升起的方向……

  “一分鐘准備!”人們的心跳開始加快,精神高度緊張。“5、4、3、2、1”“點火!”“起飛!”……

  遠望7號船指揮大廳裡傳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指揮調度聲,中國西北沙漠的酒泉發射中心,巨型運載火箭托舉神舟十一號飛船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漸漸變成一個小小的亮點,最后隱匿在天際間。

  火箭在上升,風馳電掣般一路向東朝著太平洋方向飛來。

  最緊張的要數船主操作手楊國,他將測量到神舟十一號飛船飛入大洋上空的第一組數據,拉開3艘測量船海上測控接力的序幕。首次在“神舟”號任務中擔當主操作手的他,身穿藍色工作服,全神貫注地端坐在主控台前,神情嚴肅,右手習慣性地動動眼鏡。

  突然,楊國眼前的電腦屏幕上閃現一個亮點……“長江七號發現目標!”他及時發現目標,雙手穩健地操控著天線方位、俯仰手輪,將亮點拉入示波器中心位置牢牢鎖住。

  神舟,我們牽住你了!

  與此同時,船指揮所的顯示屏上出現歷史性的一幕:兩名航天員鎮定地坐在機位上,飛船上的各種儀器儀表清晰可見。

  “長江七號雙捕完成!”

  隨后,遠望7號船成功將北京航天指控中心傳來的“太陽帆板展開”指令注入飛船。這是遠望號船向飛船發出的第一個極其關鍵的指令。

  接到指令后的飛船緩緩打開帆板。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根據遠望7號船的數據做出判斷:太陽帆板展開正常!

  這意味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開始了它在太空長達33天的探索之旅。

  完成飛船“入海第一棒”跟蹤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又急速奔赴下一個測量點。

  張開寬大的太陽帆板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如同一隻雄鷹,朝著遠望5號船上空飛來。

  北京時間8時5分,遠望5號船。

  測控機房內,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主操作手王新榮。

  “長江五號發現目標!”“長江五號雙捕完成!”剎那間,船上的測控通信設備與飛船建立了橋梁。

  “長江五號跟蹤正常,遙外測信號正常!”

  ……

  一場夢想與現實的接力賽,一場波瀾壯闊的海天接力賽仍在繼續。(陳國玲 楊林海 記者 張強)

(責編:姬志壘(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