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發展集團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

五年后中關村生態大循環 將成全球創新創業頂峰

2016年10月14日09:1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5年后中關村將成全球創新創業頂峰

雙創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百度無人車十分引人注目

(圖片來源:冠欣/北京日報)

  13日一大早,位於四通橋西南角的老建筑煥然一新。原有的電器賣場關閉后,原址化身成了中關村大街上首家全生態創新創業服務平台——領創空間。

  就在嶄新的空間裡,中關村發展集團(以下簡稱中發展)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這家推動市場化配置資源的主體平台,會將中關村在未來5年內推送到全球創新創業的頂峰。

  藍圖這樣描繪——到2020年,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形成以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創新網絡,產生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形成2到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像領創空間這樣的企業,也會向全國伸出觸角,處處開花。

  一道加法:

  創新網絡+原始創新成果+技術主導權產業集群

  2020年,整個中國要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作為創新創業的排頭兵,中關村區域將如何?

  “我們要花5年時間,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形成以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創新網絡,產生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形成2到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展董事長許強說。

  這樣的計劃將支撐北京構建原始創新高地、前沿技術創新高地、協同創新高地和制度創新高地。

  這意味著,未來5年內,中發展將為創新創業提供高達4000億元的投資規模和融資服務,市值或者收入達到千億級的企業將被重點支持。一批產業領軍人才、國際知名品牌、跨國企業身上,將標有更深刻的“中關村烙印”。

  一項戰術:

  全國推廣 百城撒豆成兵

  在這份“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有一段話暗藏玄機——我國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全面提速,科技創新將加快突破“孤島”現象,在更大區域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通過協同創新為區域發展增添新引擎。

  可中關村,如何能夠成為突破“孤島”現象的新動力呢?

  “這是我們的最大目標。”領創空間副總經理徐景泉說。

  作為中發展和軟通動力共同成立的企業,領創空間要做的事,是將中關村生態鏈進行模塊化處理,再將其復制、填補到全國各地。

  “比如我們有政策模塊、有金融模塊、有教育模塊。當地政府如果缺乏支持雙創的政策,就可以復制政策模塊﹔如果當地缺乏融資,我們就填補金融模塊﹔如果當地缺乏人才,我們還可以引入教育模塊。”徐景泉說。

  這樣的模塊,會讓中關村產生輻射型帶動的新動力。按照計劃,未來5年,“中關村模塊”將在50到100個城市布局。

  今年年底前,領創空間要帶著中關村模塊落子成都,正式開啟其成為創新界阿裡巴巴的新模式。

  “想想看,近百個城市的人才、項目、資本、第三方服務機構、海外聯系,都在同一個平台上互通有無,這將會是怎樣的場景?”徐景泉說著,周圍的創業者眼睛都亮了。

  一個閉環:

  中關村生態將現“大循環”

  無論是身在中關村創業的人,還是求學的人,都能感受到,中關村區域中,有幾條完整的“鏈”——區域創新已經形成鏈條,科技園區鏈條、資本鏈、人才鏈和服務鏈……

  而在未來5年,這些鏈條將交織融匯,推動中關村區域“大循環”發展,在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什麼是“大循環”?“從結構上看,我們現在有大信息、大健康、大環保、大智造產業﹔從周期看,從天使期、到成長期、到成熟期﹔從產業到金融,產業鏈、資本鏈、園區鏈、服務鏈,也形成了閉環。”許強說,大循環將為中關村創造更好的科技創新生態條件,讓創新要素,特別是領銜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在這個環境裡更好地成長。(記者 耿諾)

(責編:姬志壘(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