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延安9月23日電(趙竹青)“誰的結果做出來了?好,把燒杯拿到攝像頭前面來,給老師看一下。”大屏幕上老師的話音剛落,一個高二年級的小姑娘走到了教室正前方的講台上,把手中的燒杯湊近攝像頭。這一幕,發生在延安中學,我國首個“校園e站”雲課堂上。
這是一節生物實驗課程。下課了,初次嘗鮮的孩子們難掩興奮,紛紛討論剛才的新體驗。“過去,我們老師講課的時候一般是先告訴你結果,然后再做一個實驗去驗証它。但是這次課我的感覺完全不同,老師是引導我們帶著問題去思考,一步一步探尋,最終讓我們自己找到結果。我感覺我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了。”一名同學感嘆道。
據了解,這是中國科協支持的全國首個“校園e站”雲課堂,由來自全國的專家給中小學生進行遠程的授課和輔導。除雲課堂外,校園e站還包含科技資訊、科普視頻和圖文,名校在線課程、微課等一系列科普資源共享。
延安中學副校長同慧告訴記者,過去學校的科普活動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航模等興趣小組,他希望通過校園e站引入全國最優秀的科技教育資源,改變學校科技活動的模式,同時也力求縮小延安和一線城市在教學質量、教育資源上的差距。
中國科協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校園e站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成本低的優勢,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教育活動提供服務,還將成為未來中國科協開展的在線科技輔導員培訓的主要方式之一。
據了解,這是全中國第一個校園e站,在延安地區,中國科協首批建設了12個校園e站,提供以雲課堂為代表的一系列科普支持。校園e站採用PPP的方式建設,財政經費用於課程和資源開發,企業負責平台軟硬件建設,免費與收費內容並存,未來將形成一個可以自我良性發展的生態模式,實現科技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正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開發和資源服務等方面進行投入,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將全部建成為校園e站的在線授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