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垃圾處理實際上是一種社會責任。哪怕是高智能垃圾箱,亦需要公眾配合,做到分類投放,減少后續處理麻煩。
據報道,重慶首批太陽能智能垃圾箱已完成安裝,正式亮相江北嘴。這種太陽能智能垃圾箱不耗電,不僅能實時監控垃圾箱內的垃圾多少,還可提供免費WiFi服務。未來,隨著“智慧城管”建設,這樣的太陽能垃圾箱可能會越來越多。
社會急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隨之而來的是生活垃圾驟增。垃圾處理成為社會之痛。走在大街小巷,如你所見,很多垃圾箱被塞得滿滿,甚至都溢了出來,大熱天的話,一米開外就能聞到垃圾異味,有時可見蚊蠅亂飛,路人掩鼻而過。設在車站、旅游景區等人流密集地區的垃圾箱,保潔人員每天要清好幾趟,否則就會垃圾成山,大煞風景。
針對這些問題,太陽能智能垃圾箱給出一個解決方案。一是壓縮功能,一個太陽能智能垃圾箱就像一個小型垃圾壓縮站,能對扔進去的垃圾進行壓縮,有的能把20立方米的垃圾壓成2立方米,如此,大大減少了保潔人員的清倒次數﹔二是利用太陽能,垃圾箱裝了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在陽光充足時吸收太陽能,並轉化為電能,並能將多余的電能儲存起來,保証智能垃圾箱能夠全天候順暢運轉,減少電費開支﹔三是美觀和減少異味,太陽能智能垃圾箱比傳統垃圾箱密封性能更好,能有效降低不良氣味散發﹔四是自帶提醒功能,一旦垃圾桶滿載,就會通過相對應的裝置給清潔工人發送信息﹔五是衍生功能,如廣告、照明、地圖、免費WiFi服務等等,隻要運用互聯網思維,未來便有無限可能。原來,垃圾箱也可以如此智能,“科技改變生活”還真不是一句虛話。
我以為,對太陽能智能垃圾箱,我們還可以運用發散思維,把它的環保功能進一步放大,可能的話,用高科技把它設計成一個小型的垃圾先期處理站,至於它能不能提供免費WiFi服務倒在其次(沒事誰蹲在垃圾箱旁邊蹭WiFi)。內裝壓縮,對垃圾進行壓縮,不過是一種初級的處理,如果還有更多功能,那便是極好的。如分類功能,設置瓶罐類、紙質類和生活垃圾類,可以提高回收物的利用,也在源頭上減少二次污染﹔絞碎功能,將一些輕質材料進行絞碎,可以節省存儲空間,也方便進一步回收處理﹔除臭功能,可以抑制細菌滋生,降低不良氣味污染。甚至於,將食物垃圾進行處理之后,直接排入下水道……
垃圾處理實際上是一種社會責任,並非完全是公共部門的事,作為社會個體,我們也是垃圾生產者,負一定的善后責任。哪怕是高智能垃圾箱,亦需要公眾配合,做到分類投放,減少后續處理麻煩。(連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