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科普中國 >>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科學藝術

最新內容

機器水果傳感器助水果在長途運輸中保鮮

  長途運輸如何保証水果新鮮是個棘手問題。瑞士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機器水果傳感器,無論形狀、大小、密度【詳細】

日本部分醫院試用人工智能翻譯系統 外國人看病不再難

  新華社東京4月3日電 為解決外國人在日就醫語言問題,日本東京大學醫院等20家醫院從4月1日起試驗【詳細】

科技潮人看過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完全解讀

  日前,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成為了一個大眾熱衷探討的詞。5G技術的推進,將使萬物互聯成為現實。那【詳細】

日美研究團隊發現神經緊張加快胃癌形成機理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賀迎春) 神經細胞不僅存在於大腦,而且遍布於人體全身。在胃腸部位有1億多個【詳細】

“低頭族”福音 墨爾本試點人行道路面信號燈

  據澳媒3月30日報道,近日,墨爾本市的人行道開始試點地面交通信號燈,這是此項技術首次在澳大利亞應用。【詳細】

"智能花":會發電的"向日葵"1天可充滿2424部智能手機

  在院子裡種上一朵“向日葵”,不僅供觀賞,還能發電,是不是很神奇?來自奧地利的一個團隊設計了這樣一朵能【詳細】

在南極,讓抵達更快更准——記南極科考直升機機組

   卡-32“雪鷹”直升機在中山站進行貨物吊運(2月22日攝)。從國內港口出發,一路向南約一個月后【詳細】

在南海洋陸過渡帶的基底岩石中尋找“時間膠囊”

  新華社“決心”號3月31日電 南海何時與華南大陸分離並生成新的洋殼,是構建“南海生命史”的一個重要時【詳細】

今日水星迎今年首次東大距 日落后水星“靚影”可見

  新華社天津3月31日電 平日裡難得一見的水星4月1日迎來首次東大距。天文專家提示說,如果天氣晴好【詳細】

別讓智商成了"硬傷" 盤點這些年“愚樂”你的黑科技

  又是一年愚人節,又是各家公司爭先恐后兜售“腦洞”的時刻了!互聯網公司年年都在愚人節前后發布新產品,將【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