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內容

太空大戰中,衛星如何感知導彈這一“匆匆過客”?

  前不久,美國成功進行了首次洲際彈道導彈攔截測試,所使用的攔截導彈在外層空間通過直接撞擊方式,摧毀【詳細】

中國聯通再次下調國際漫游費 數據費最高降99%

  人民網6月14日電 中國聯通6月13日宣布,該公司已從5月31日開始大幅下調國際漫游資費,這是中【詳細】

人類對鐵的認識始於隕石 “天外飛石”成就鋼鐵

  鐵和鋼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制造生產工具、生活工具以及戰爭工具的重要材料,鋼產量甚至一度成為綜合【詳細】

喚醒沉睡的電子寶藏 看各國如何管理“電子垃圾”

  德國歐綠保集團下屬企業員工在處理電子垃圾。(資料圖片) 美國惠普公司提供的墨水回收【詳細】

真相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 盤點機器人題材的經典科幻作品

  AlphaGo戰勝人類棋手,迪拜街頭出現“機器警察”,微軟小冰出了詩集,人工智能系統AI-MAT【詳細】

機器人會成為人類的親密伙伴 卻不能代替人類

  “2032年,我剛畢業,就失業了。”近日,一篇題為《你在教育鏈上鄙視別人家孩子,它站在食物鏈頂端【詳細】

雲端智能機器人的操作平台讓百萬機器人共享“大腦”

  未來世界中,人類將如何運作海量應用的機器人? 國家首批“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達闥科技創始【詳細】

智能安防或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化的第一“著陸場”

  面對威脅,人們需要安全“衛士”更加聰明、主動、有力,而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顯然是最合適的那顆“大腦”【詳細】

遺跡化石“重見天日” 講述千萬年前的“波瀾起伏”

  圖為南海北部海域岩芯上的遺跡化石(張蓋倫/《科技日報》) 泰戈爾說,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鳥兒已飛【詳細】

新型炫酷無人機可以做到12個自由度飛行、360度翻轉

  大多數無人機的旋翼都必須保持與地面平行,不過一款最新發布的Voliro原型機在空中能做到12個自【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