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內容

中國工程院:預熱燃燒技術讓低階煤利用清潔高效

  呂清剛研究煤燃燒技術是從2004年開始的。當時,這個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的研究員,提出了煤炭的預熱【詳細】

打隧道就像做手術:“內窺鏡”孔內成像儀立大功

  5月下旬,科技日記者來到施工中的大理—瑞麗鐵路大柱山隧道,發現實現這一高難度工程,靠的是各種有想【詳細】

“科技+文化+設計”模式讓民族文化大放異彩

  唐人坊蠟染文創作品 東道設計師現場演示民族圖案提取 依文參加科技周精【詳細】

VR眼鏡、沉浸式顯示器等帶來"智享生活"的快樂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戴上“眼鏡”體驗極限運動、玩轉弧面大屏的VR賽車游戲、現場聆聽梅蘭芳192【詳細】

外星人的航天飛船?南極冰下隱藏巨大地形結構

  據國外媒體報道,UFO愛好者們在南極洲海岸邊發現了一塊長達500米的神秘物體。 該物體是【詳細】

“全球最丑生物”的深海魚水滴魚亮相日本

  水滴魚原本的模樣 水滴魚皮膚脫落之后的模樣 被稱為“全球最丑生物”的深海魚【詳細】

欲揭地球老“底” 馬裡亞納海溝計劃直指“挑戰者深淵”

  “蛟龍”號離開科考船欲進入水中完成馬裡亞納海溝最后一潛。 以“深”出名的馬裡亞納海溝,吸【詳細】

“圓滾滾”的體內發現寄生虫新種——大熊貓鉤口線虫

  記者8日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日前該校科研人員通過與美國學者合作,發現並命名了四川野生大熊貓體內的【詳細】

中國與丹麥共同探討節能措施 電機及水業系統潛力巨大

  6月7日,來自中國和丹麥政府、學術及企業界的全球能效領域“大咖”齊聚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在【詳細】

“大洋二號”和“蛟龍號”建造工作展開 為海洋科考做准備

  2014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所展出的“蛟龍號”潛水器1:1模型 最近幾年,我國不僅在航天方面取得【詳細】

科學Show

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