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6时24分拍摄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控制大厅(图片来源:琚振华/新华社)
记者17日从中科院获悉,空间应用系统有效载荷自9月15日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后,陆续进行了加电自检、在轨初始状态设置和初步功能测试,截至目前已获取了一批相关典型区域图像和科学实验数据。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参与天宫二号有效载荷的研制单位、相关科学研究及应用单位,对获取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各有效载荷和在轨支持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数据的获取、传输、接收、预处理正常,为后续在轨测试及试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的有效载荷中,空间冷原子钟实验成功进行了冷原子的冷却、抛射、选态、微波相互作用和探测,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微重力环境下冷原子钟信号,经分析,频率稳定度符合预期;宽波段成像仪在国内首次实现航天多角度偏振成像,获取了大量海洋、陆地及大气高质量光谱图像以及独特的云相态、气溶胶、水汽等信息;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海面三维形态的星载干涉观测成像,同时获取了黄河流域部分河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河流域沙漠的三维形态以及青藏高原地区高原湖泊、湄公河流域的干涉成像;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的前向光谱仪和环形成像仪获取多组连续光谱和多方位大气数据,实现了10—80公里大气临边光谱辐射亮度反演。
综合材料实验已完成第一批次6支样品实验,材料生长炉温场控制满足实验需求。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完成了营养液加注,拟南芥和水稻种子萌发正常,长势良好。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成功实现天地双向跟瞄,稳定性良好,跟踪精度满足要求,将为下一步密钥分发及业务数据激光通讯奠定基础。伴随卫星在轨贮存期间完成巡检工作,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根据飞行程序释放,并实施飞越观测。
据悉,空间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将于明年4月完成在轨测试,5月转入试应用阶段。(记者 李大庆)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强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诞生。经过60年发展,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并正在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纪念日前夕,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详细】
2016年9月“科学”流言榜: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9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地铁安检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条“科学流言”入榜。流言:时下正值吃葡萄的时节,但近日一段视频在微博、微信上大量传播,让不少人“望葡萄却步”。视频中,一位“果农”模样的男子一边搬运葡萄,一边和拍摄者对话,称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的”。真相:避孕药只有在进入人体后才能被人的响应识别机制所识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