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旱情四問

當前,陝西、河南、江蘇、湖北、廣西等省區存在重旱。其中,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蘇南部等地達到特旱級別。旱情帶來哪些影響?會否持續和發展?南方地區7日開始的降雨過程在多大程度上能緩解旱情?水利、氣象部門有關人士對此進行了分析、解讀。
一問:旱情如何
“今年以來,受溫高雨少影響,華南、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等地干旱快速發展。”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正研級高工翟建青說,1月1日至5月6日,廣西、安徽和江蘇平均干旱天數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4月18日,全國中旱及以上干旱面積達201.8萬平方公裡,其中特旱面積47.7萬平方公裡。
翟建青說,4月19日以來,南方降水逐漸增多,華南氣象干旱逐漸緩和﹔19日至21日,北方旱區出現降水過程,干旱有所緩和,但4月下旬以來,陝西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和江蘇中南部等地干旱又有所發展。
就珠江流域而言,2024年11月以來遭遇“豐枯急轉”。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吳小龍說,截至5月7日,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僅19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資料以來最少。5月1日以來,西江流域出現2次強降雨過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廣西旱情。
“今年以來,黃河流域降水偏少近3成,其中黃河中游偏少3成至4成,晉陝豫局部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旱情。”黃河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局水量調度處一級主任科員王偉祿說,截至5月7日,黃河干流龍羊峽、劉家峽、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五大水庫共蓄水275.4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2.54億立方米。
二問:影響幾何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首席預報員高輝表示,干旱會造成土壤墒情不足,直接影響農作物生長﹔會導致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壓力增大,同時導致植被干燥,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持續偏高。
“具體到農業方面,受干旱影響,冀豫晉陝甘等地灌溉條件不足的麥田長勢偏差,目前大部地區小麥處於開花至灌漿期,部分沒有灌溉條件的小麥灌漿受阻。”翟建青說,廣西、四川、雲南等地部分水稻移栽進度較去年偏遲,部分已播春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出現缺苗斷壟或幼苗矮小。
江蘇部分地區因旱情不利於晚播麥的苗情轉化升級,導致生育進程不整齊,部分小麥因旱發生卷葉現象。廣西部分地區江河、水庫水位下降明顯。
針對旱情,相關部門和地方採取各種措施保灌。截至4月底,全國春灌面積近3億畝,累計供水293億立方米。當前,全國水庫蓄水總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多,大中型灌區春灌用水總體有保障。
三問:還會持續多久
中央氣象台預報,7日至9日,南方地區將出現較強降水過程,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華南大部地區先后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這場降雨過程會否有效緩解旱情?
高輝說,結合中央氣象台中短期預報和國家氣候中心延伸期預測,近期廣西的干旱將會逐步減緩,但陝西、河南、江蘇等地的氣象干旱還將持續。
“降水有利於廣西旱情的進一步緩解,但降水分布不均、局地強度較大,需警惕出現旱澇急轉。”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郭安紅說,目前,河北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陝西關中、安徽西北部等冬麥區存在不同程度農業干旱。8日至9日,河北中東部、河南南部和蘇皖北部有10毫米至50毫米降水,土壤缺墒狀況將得到改善,但其余旱區農業干旱將持續。
吳小龍表示,本次降雨過程預計西江干支流將出現漲水過程,對進一步緩解廣西旱情有利,但雲南部分旱情尚未得到明顯緩解。
四問:如何應對
翟建青表示,農業方面,各地需根據苗情和當地實際情況,分類採取灌溉措施。氣象部門需加密監測天氣條件,如有增雨作業條件,可適時開展增雨作業,短期內增加降水量,以緩和旱情。
翟建青提醒,干旱期應注意避免採取大水漫灌等不當灌溉方式,減少氮肥施用,多施磷、鉀肥增強作物抗逆性,避免干施化肥引發肥害。
“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等地要加強田間管理,積極實施灌溉、保墒等抗旱措施,加強病虫害的監測和預防。”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影響適應室研究員張存杰說,江淮、江漢、黃淮等地,冬小麥處於成熟和收割期,后期降水過程較多,需防發生旱澇急轉災害,以及雨澇天氣對小麥收獲和晾晒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旱區各相關單位和農戶正在持續開展抗旱工作。
“今年以來珠江流域灌區累計供水1.64億立方米,實現有效灌溉面積125萬畝,各類農作物均能及時播種。同時,動態控制大藤峽水庫水位,群眾飲水及春耕用水需求得到滿足。”吳小龍說,下一步,珠江委將加強流域統籌,會同地方全力做好抗旱保供保灌。
王偉祿表示,黃委將動態掌握引水情況,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確保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區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抗旱處處長王為說,水利部門將持續加強監測預報,制定完善供水保障方案,科學精准調度相關流域骨干水工程,全力確保旱區城鄉供水安全和北方小麥主產區抗旱用水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