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睡個好覺 這些助眠好物看過來

褪黑素軟糖、睡前播客、智能床墊……眾多助眠好物登場,目的都是讓人們“睡個好覺”。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成功突破5349.3億元,按照年均復合增長率7.4%預測,2025年預計達5717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2萬家睡眠經濟相關企業。
改善環境因素可優化睡眠
睡眠困擾包括夜間如廁、夜間易醒或早醒、入睡困難等。近日,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2025年中國睡眠健康調查報告》指出,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擾率為48.5%。其中,女性存在睡眠困擾的比例為51.1%,高於男性的45.9%。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困擾率逐漸上升,65歲及以上最高,達73.7%。
不過,我國居民整體睡眠狀況有所改善,平均睡眠時長增加。人們睡眠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採取措施優化睡眠質量,如改善光線、溫濕度和噪聲等環境因素。
宜家家居的一項調查顯示,最受歡迎的助眠工具包括:空調和風扇、藥物、飲食補充劑或舒緩飲品、音樂和播客、香薰加白噪音、書、睡眠眼罩、特殊床墊和枕頭、具有冷卻或加熱功能的床上用品,以及遮光窗帘等。
AI空調升級“睡眠管家”
空調和風扇憑借精准的溫控能力穩居助眠工具榜首。26℃左右的室溫搭配循環氣流能有效降低人體核心溫度,幫助更快進入深度睡眠階段。市場上最新的AI空調具備全新升級的“睡眠管家”模式,通過AI算法智能優化夜間空氣環境,基於睡眠曲線增加偏好和專屬定制功能,還能根據使用者反饋自動優化睡眠環境。
藥物與飲食補充劑市場近年增長顯著,褪黑素軟糖等產品熱銷,但醫生提醒長期服用可能產生依賴性。相比之下,草本茶飲,如酸棗仁茯苓百合茶因天然成分更受年輕群體青睞,一杯溫熱飲品配合深呼吸練習成為睡前固定流程。
香薰與白噪音的組合實現感官療愈,薰衣草精油擴散器搭配雨滴敲打樹葉的立體聲效,能同時激活嗅覺與聽覺的放鬆機制。睡眠播客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在社交平台熱門話題“睡前播客推薦”下,詩歌朗誦、睡前故事是助眠好內容,收錄城市雨聲、森林鳥鳴等自然白噪音,以及海浪聲、風聲等環境音效,也是營造睡眠氛圍的“好聲音”。
專家提示不可過度依賴外物
物理遮蔽工具持續迭代升級。深睡眠眼罩雙面不同材質,在柔軟與冰涼間切換,包裹雙耳的設計實現無感佩戴﹔石墨烯睡眠眼罩則可以調節溫度,通過熱敷改善眼部循環。此外,全遮光窗帘隔熱防晒,周末的白天也能輕鬆擁有黑夜般的深睡環境。
床上用品的競爭更為激烈,連酒店品牌也加入“睡眠經濟”賽道,記憶枕、控溫被成為新的市場寵兒。某智能睡眠品牌近日獲得資本億元級B輪融資,其智能電動床、智能床墊等產品,不僅具備傳統家居產品的舒適性,還融合了先進的AI技術,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智能調節,提供個性化的睡眠解決方案。京東數據顯示,2024年,智能止鼾枕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智能電動床、智能床墊成交額同比增長125%和82%。
這些助眠好物背后是龐大睡眠經濟的縮影。但專家提醒,過度依賴外物可能削弱人體自主調節機能,睡前半小時切斷電子設備、保持黑暗環境等基礎措施仍具不可替代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