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花為何能早早綻放?

冰凌花。本報記者 鄭智文攝
冰凌花能夠早早綻放,成為東北“報春第一花”,是因為其特殊的生長節律和物候機制。
草長鶯飛,全國多地春意正濃。而東北地區通常到4月中旬左右才能正式進入春天。眼下,已有植物綻放花朵,傳遞春的訊號,它就是冰凌花。
冰凌花,學名側金盞花,毛茛科側金盞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頂冰盛放而得名,別名頂冰花、冰裡花,是東北地區最早開放的野生花卉之一。冰凌花常見於山坡或山腳的灌木叢間、闊葉林下,以及林緣地上、山坡、腐殖質多的濕潤土壤上,具有較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
冰凌花植株矮小緊湊,花朵小巧玲瓏,花瓣呈金黃色,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耀眼。每年初春,當東北大部分地區還被冰雪覆蓋,其他植物還在沉睡時,冰凌花就能敏銳感知到春天的信號,從凍土中萌動鑽出,開啟生長模式。在低溫環境中,冰凌花單朵花的花期大約能持續10天。待入夏后,地上部分迅速枯萎,地下部分則默默積攢能量,孕育越冬混合芽,為來年再度綻放養精蓄銳。
冰凌花為什麼能夠早早綻放,成為東北“報春第一花”?
答案就藏在冰凌花特殊的生長節律和物候機制裡。冰凌花的根系中積累著大量的抗寒活性物質,能夠防止細胞受凍害。冰凌花還具有晝開夜合的習性,陽光充足時花朵向陽綻放,吸收更多熱量保証花粉成熟和授粉的順利完成﹔陽光不足時合起花瓣,減少熱量與水分散失,抵御嚴寒侵襲。在自然狀態下,冰凌花從種子落地發芽、生長到開花需要5年時間。
此外,東北地區冰消雪融之際,大多數植物尚未蘇醒,此時冰凌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陽光、水分和土壤養分等資源,加速代謝,在競爭較少的環境中迅速生長繁殖,突破地表已經開始鬆動的積雪,“探頭”報春。
冰凌花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能為昆虫提供早春時節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為傳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
目前科研人員已成功掌握冰凌花馴化及分株繁育技術,培育出了方便移栽的容器苗。例如,吉林長春在保護原生種群的同時,引入人工繁育植株,擴大種群規模,開展科普教育和研學活動,讓人們既能欣賞冰凌花之美,又能了解其生態價值與保護意義。
(作者為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教授,本報記者鄭智文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2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