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繪出城市生活新圖景

鯉魚打挺、彈腿蹦迪、賣萌握手……北京海澱公園的草坪上,一隻機械狗正在“撒歡”,引得圍觀市民陣陣歡笑。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海澱公園正式挂牌“中關村科技主題公園”,以AI未來科技公園的全新面貌向公眾開放。
一座公園,折射城市新圖景。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目前,海澱區已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鏈,備案大模型76款、佔北京全市七成。
海澱區委書記張革介紹,依托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圍繞“構建創新生態新范式,開創城市運行新紀元,繪制美好生活新畫卷”三大建設遠景,海澱區正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場景落地實踐,加快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嵌入城市發展,繪出城市生活新圖景。
海澱北部,中關村壹號大廈,一場為期3天的中關村硬科技嘉年華在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舉辦。AI學習工具、人形機器人、腦機交互頭環、智能社交手環、AI視覺無穿戴動作捕捉系統……100余種前沿黑科技潮品聯袂亮相,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AI世界。
“我們還針對年輕人喜好,專門搭建了‘后浪社區’,讓年輕人在社交中碰撞思想火花。”負責中關村壹號運營的北京實創億達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仔晶介紹,目前,“后浪社區”已建立近20個社群,人數突破3000人。
人工智能,煥新城市運行與治理。論壇年會現場,百余台機器人穿梭在會場各個角落﹔會場外,緊鄰京密引水渠的長春健身園裡,無人清掃機器人正自主規劃清掃路線,並精准識別垃圾類型。
“在海澱,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於社區、校區、園區的多個場景。”海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秦蘭蘭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智能終端提升改造,支撐街區各領域場景建設,為創新主體持續提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試驗田’和‘訓練場’。”
科技賦能,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位於海澱公園西北角的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正在上演一場科技與文化的盛宴。作為論壇年會的配套活動,2025亞洲數字藝術展吸引了眾多觀眾。
“AI不僅沒有取代人類創意,反而愈發成為激發全新藝術表達的合作伙伴。”一名剛剛看完展覽的大學生觀眾很是興奮,“人類想象力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重塑藝術創作流程,並為音樂、設計、文學以及美術等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
論壇期間,行走海澱。AI原點社區,智能機器人大廚炸起了薯條,初現未來社區商業新業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落地AI+游園場景,搭建全齡友好公園新形態﹔四道口路口上,人工智能試點依據交通流量控制紅綠燈,“車看燈”向“燈看車”轉變,顯著提升了區域交通效率﹔中小學校,率先布局AI教師助手和機器學習伙伴,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正從實驗室走向大眾生活,賦能城市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1日 1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